朱由校見大臣們都閉口不言,當然知道他們內心的想法和顧忌,看來這惡名又是他的了。
他輕輕的敲打這桌案,閉了眼睛沉思。
半晌後,才終於睜開眼皮,緩緩說道:
“朕這裡倒是有個臨時處理的法子,不過具體的實施就要靠你們了!”
幾位大臣互相對視幾眼,滿臉的不解之色,但沒人詢問皇帝,到底是什麼法子。
朱由校隨即便將想法給全數告知了幾位大臣。
他的方法就是,宗藩們的年俸,全年停止發放。
當然這隻是針對爵位在奉國將軍以的宗室成員,那些什麼鎮國中尉、輔國中尉之類的,還是會按例發放。
明朝的宗室人員,過的日子完全是兩個極端。
層的親王、郡王這些不必多說,地位尊崇,身份尊貴,而且還有家產可以繼承,可以隨意敗家。
而下層的這幾個中尉,過的那叫一個苦啊。
就像奉國中尉一樣,年俸才二百石,二百石糧米,剛好保證自己一家幾口不被餓死,其他的那是什麼都乾不了。
在老朱看來,朱家的人,天生高貴,貴人自然是不需要去做任何事的,每個月按時按量的領糧米俸祿就行了。pace]
畢竟有國家養著你們,還有個什麼好擔憂的。
朱元璋的祖訓製度也是要了他們的命,不得參加科舉,不得經商,不得參軍入伍。
就是想要去種地,他們也無地可種啊。
雖然各個宗藩都有屬於自己的土地良田,可這些地,是隻傳給繼承位置的那個人的。
其他的人,按照製度,承襲授封什麼樣的爵位,朝廷在重新給你建房子,賞賜土地良田給你。
他們這些不入流的,血脈極其偏支的宗室,是最尷尬的存在,皇帝記不住他們,大臣無視他們,連說話的權力都沒有。
如果想要去乾苦力賺錢,也不是不行,可要是被有心人給告一狀,那就徹底宣告玩完了。
不是去鳳陽高牆給朱五四守陵,就是去孝陵給太祖除草掃地,人生自由肯定是沒有了。
所以有時候,真的是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畢竟誰也不想碌碌一生,被當成豬養著混吃等死一輩子。
在這種死板的製度下,他們是真的什麼都不能乾。
隻要乾了點超出製度的事,一經發現,就是立刻嚴刑處罰,絕不寬恕的那種。
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哪個敢去和朝廷叫板,除非是那種嫌自己命太長的。
朱由校也不得不吐槽老朱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搞這麼多條條框框來限製發展乾什麼,餓死了是他沒本事。
可就是這隻能養家糊口的二百石糧米,還不能足量的發放到他們本人手裡。
負責發放登記的官員,怎麼可能不起貪心。
對於這種在最底層,沒有任何身份地位的宗室成員,文官根本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那是相當輕視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