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所謂的蒙古大汗,已經是名存實亡,毫無權威性可言了。
脫離他的那些蒙古部落,一部分接受了朝廷的招撫,率領部眾遷徙南下,居住在長城邊境百餘裡處。
為了防止他們起異心,朱由校都是按照敖漢部的待遇一視同仁。
首先就是將他們的青壯騎兵給集中起來,送往宣府鎮交由滿桂統領,前前後後有一萬三千餘騎。
這種削弱對方,加強自身的事,朱由校是非常喜歡,有多少他收多少。
因為遼東大規模裁軍的原因,軍費開支這方麵他並沒有什麼壓力,還是與原先相差不遠。
而後又派遣官員和錦衣衛北上,將他們重新造冊統計,各部的人口、牛羊、戰馬全部統計起來,然後進行教化。
錦衣衛的任務則是管控他們的武器甲胄,並嚴格限製鐵器流入,防止他們暗中積蓄刀兵作亂。
朱由校的這些安排搞得這些南下歸附的部落人心惶惶。
可正所謂一棒一顆棗,當他們看到明軍押送著大批的糧食和布匹前來分配的時候,他們那顆躁動不安的心才稍微平靜了一點。
在文官們和錦衣衛的宣傳下,他們慢慢的接受了現狀。
畢竟現在這種安定平靜的生活,正是他們所向往的,他們不想再回到那種饑寒交迫的日子了。
其餘和林丹汗翻臉的,又不想歸附大明朝的部落,不是被老奴和科爾沁部給收編,就是遠遠的遷徙北上,投靠了喀爾喀部。
根據許顯純傳回來的情報,林丹汗都已經落魄到了花重金和戰馬向晉商換取糧食的地步,可想而知他現在多窮。
既然已經打服了,對自己又構不成太大的威脅,朱由校也不想再耗費錢糧兵力去征伐他了。
他這個人誌大才疏,沒什麼本事又喜歡瞎折騰,或許過個三五年,都不用出兵,他自己就吧自己給滅了也說不定。
上次北征,自己也隻是想著練練兵,刷一波威望的,沒想到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差點把他弄死在了草原上。
“關於林丹汗,就先派遣禮部的官員前去草原,探探他的底,看他現在是什麼想法態度。”
“如果有可能的話,就先與他進行談和,告訴他,我們的共同敵人,是建州的老奴,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把這個從野人山裡走出來的野豬給滅了。”
“至於我大明與他蒙古的恩恩怨怨,那是我們自己的事,該由我們自己來解決,不容外人的插手。”
“可在這之前,得先平定了建州的老奴,相信他對科爾沁部的背刺,也感到非常憤怒。”
“還可以告訴他,在針對建州的作戰期間,我大明絕對不會乘人之危,背刺他們。”
“平定建州後,如果有需要,朕可幫助他再次統一漠南草原,重新樹立他這個蒙古大汗的威望!”
“朕可以等個五年十年,在和他決一勝負!”
“希望他能夠慎重的考慮朕的這些話,讓他看清楚局勢,真正的敵人,到底是誰!”
7017k
.yetia63274/25425341.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