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朱由校便向楊寰問起了山西商人的事,這四個月來,出塞了幾次,倒賣了多少糧食鹽鐵。
楊寰似乎早就猜到皇帝回問,直接從懷中取出幾封信來,呈給了皇帝。
朱由校打開一看,落款是許顯純,心裡就有了底了。
許顯純已經完全掌握了他們的犯罪事實和證據,手上的人證物證不知道有多少。
凡是參與了的商人,他們的家中的資產都已經基本查明,所有的倉庫以及鋪店,都有錦衣衛監視。
避免他們察覺到了朝廷的意圖,轉移資產跑路。
許顯純現在是萬事俱備,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了,就等皇帝的令旨一到,他就可大興牢獄,將他們全部依法處置了。
“陛下,這幾個月間,山西的這些商人,跑了七八趟貨,其中大多是往漠南草原而去,臣猜想,與他們交易的,定是林丹汗無疑。”
“他們居然敢視朝廷為無物,已經不止是大膽了。”
“他們用我大明朝的百姓,辛苦種植出來的糧食去和蒙古人交易,把他們養肥養壯了。”
“再入寇搶掠,如此重複下去,陛下就算是在親征十次,也平定不了草原,壓製不了蒙古人的野心。”
“這樣的行為,比直接造反還要可惡。”
“臣以為,當立刻下旨,一舉摧毀山西商人們的勢力和根基,加以嚴懲,以為表率,震懾其餘各地的不良黑心商人。”
朱由校深以為然,楊寰說的是一句也沒錯,大明朝的滅亡,原因之一就在這裡。
官員、士紳、商人三方勢力聯合起來,在國內以低價或是以強逼的方式,向窮苦老百姓搜集糧食和食鹽等重要物資。
還有鐵礦資源,自己的軍隊穿的破破爛爛,跟個叫花子一樣,
朱由校詔來了在宮外值守的馬祥麟,將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全部告訴了他。
馬祥麟在得知竟然還有這樣毫無底線,通敵賣國、禍害百姓的黑心商人後,當即表示支持皇帝的決定。
並讓他領著禦林軍三千軍以及羽林軍五千軍士前往山西,協助錦衣衛的緝拿和封查工作。
此事事關重大,先不說當地的文官武將會不會去幫助這些商人對抗朝廷,就憑他們自己養的那些家丁私兵,也是一股不小的軍事力量。
而且其他的人朱由校也信不過,同樣隻有馬祥麟這個禦林軍統領的的身份,在山西才能有更大事權,因此這差事非他莫屬。
“你到了山西後,先不要急著收網,先與滿桂取得聯係,讓他的宣鎮兵馬,封鎖所有的邊塞關口,密切注意事態的變化。”
“自朕的令旨傳到之日開始,任何人不準出塞,守關將領但有敢違令著,罪加一等,夷滅全族!”
滿桂升任宣府鎮總兵官也有半年時間了,一些重要的職位和關口想必已經換上了自己的親信,但還是要以防萬一。
商人們可不止關係硬,他們還可以用銀子來開路,在銀子麵前,人人平等。
三人各自領了皇命而去,朱由校也終於能放下心來,好好的睡一覺了。
7017k
.yetia63274/2528570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