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陛下,臣當真是不知,此時陛下居然如此艱難,朝政如此腐敗啊。”
“陛下難道忘了,藩王不可過問國事,不可離封國半步,更不可與地方官員以及朝廷官員有所聯係,否則視作謀逆啊!”
沒想到這蜀王還不傻,還知道用一些比較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堵嘴。
可朱由校既然來了,就絕對不會空手而歸。
“朕怎會不知呢?朕就是清楚的知道這些,所以朕親自來了成都,來了王宮與蜀王叔當麵交談。”
“今年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大旱大災,尤其以陝西最重,幾乎所有府縣都是重災區。”
“老百姓辛苦勞作一年,最後卻顆粒無收,隻能看著乾死的水稻和小麥流淚歎氣。”
“而因為國庫空虛,實在是撥給不出賑災的糧食和款銀,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大明朝的百姓子民,在寒冬中忍受饑餓。”
“幸虧秦藩與晉藩忠心體國,主動書信與朕聯係,甘願捐獻出積攢家財來援助朝廷的賑災大事,也算是不辱太祖了。”
“朕到此時方才明白,到了這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能夠依賴的,最可靠的還是咱們朱家人啊。”
“朕此次來,就是希望蜀王能夠效仿秦晉二藩,幫助朝廷渡過此次的難關。”
“當然了,朕來這裡也不是逼迫蜀王叔,一切都憑蜀王叔自己的意願,如果蜀藩沒有多餘的家財,朕也不會因此而怪罪的。”
朱由校這招以退為進,讓朱至澍陷入了兩難之地。
沒有人願意捐獻出自己的家財,更何況皇帝說的又這麼嚴重,如果自己真的鬆了口,那需要的錢糧不知多少了。
縱使蜀藩家大業大,可絲毫不影響他的私心,以及吝嗇的性格。
正在他難以作出抉擇之時,朱由校為了不給他製造心理壓力,乾脆背過身去假裝喝茶。
朱至澍抓住機會,連忙朝他對麵的秦世子和晉世子使眼色,迫切的想要從他們那裡獲取到有用的信息。
兩位世子看到朱至澍使的眼色,都是輕微的點了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朱至澍大為放心,也是嘛,憑借他對秦晉二王的了解,他們兩個根本就不是這種為國為民,願意慷慨解囊的人。
想來他們也是象征性的捐獻了一點,留給皇帝幾分麵子。
“陛下,蜀藩雖比秦晉二藩敕封的要晚,但臣的忠君之心,卻絲毫不比他們小,作為朱家子孫,必然是要全力支持陛下的。”
“臣願意在此朝廷危難之際,捐獻出錢糧,支持陛下賑災的千秋大業。”
朱由校無聲的用嘴角說了一個好字,隨後便麵帶微笑的轉過頭去,非常欣慰的說道:
“朕果然沒有看錯蜀王叔,果然如兩位世子所說的那般,明事理,有大愛之心啊。”
“就是不知,蜀王叔具體捐獻多少呢,可否現在就確定下來?朕可是急需要這批錢糧送到災區去,畢竟早一日送到,或許就有無數的百姓而因此保住性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