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天下首富(2 / 2)

此次南下征討奢安兩大土司,進行改土歸流的政策比他的預期要順利許多,除去耗費的路程時間,不過才兩個多月而已。

但這次離京的時間太久了,雖然京師有自己信任的大臣留守,各地目前也沒有出亂子,可他的心裡總會莫名其妙的不安。

在成都巡視了軍營、官衙以及府庫以後,朱由校便帶著兩個世子去了蜀王宮。

作為四川的唯一一個藩王支係,蜀王的地位和關注度可是相當的高。

再加上明初之時,太祖皇帝極為愛護恩寵第一代蜀王,給予了第一代蜀王,許多藩王都沒有的恩賜以及特權。

朱元璋甚至當著朝臣的麵說過,以川平天下,一王即足以,二王可爭霸。

從這番言語中不難看出,朱元璋對於四川蜀地是何其的看重。

而這麼重要的,在朱元璋口中足以爭霸天下的地方,獨獨封給了他的第十一個兒子朱椿。

而後又大力的扶持,每年都是賞賜不斷,而且還極為袒護。

因此這曆代蜀王的日子,可是過的滋潤無比,和蜀王比起來,朱由校這個皇帝,窮的和要飯的沒區彆。

都說福王占了河南多少土地良田,萬曆皇帝賞賜了多少金銀財寶給福王,福王是多麼的富有,府庫裡麵有多少存糧。

可與蜀王相比,福王也不過是一個稍微有點錢的而已,兩者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在明初之時,第一代蜀王還活著的時候,蜀王就已經是天下首富了,經曆了兩百多年的發展,帳上的資產恐怕隻能用天文數字來形容了。

在萬曆年間,張居正丈量全國土地的時候,藩王所擁有的也全部丈量清查了一遍。

整個成都府,十一座縣城的肥沃良田,有七成是屬於蜀王的,還有一成是當地豪族官紳的。

實際上有兩成,都是屬於他們的,因為他們將本屬於衛所軍戶的土地,聯合當地的官員,以各種名義進行侵占。

然後還冠冕堂皇的掛著軍田的牌子欺騙朝廷和皇帝,並將軍戶們變成了自己的奴隸。

而最需要土地,也隻能依靠土地生存的,卻隻占有成都十分之一的肥沃良田。

為什麼蜀王會擁有這麼多的土地呢,還是因為人的貪欲在作祟,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蜀王並沒有巧取豪奪,也沒有通過特權去逼迫百姓,沒有使用所謂的手段去兼並。

這麼多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自己,自己心甘情願的帶著自己家的土地良冊和戶冊來到成都,親自將這些土地獻給蜀王的。

他們心甘情願的原因是,他們自以為找到了朝廷法律的漏洞。

在大明朝,藩王是不需要交稅的,老百姓知道後,就想著將土地掛在蜀王宮的名下,然後逃避賦稅。

蜀王又不是什麼大聖人,對這種送上門的肥肉,自然是來者不拒。

他可不管你們是不是來掛名頭的,現在土地良冊上蓋的是我蜀王的大印,那自然就是我的,就算到了皇帝哪裡,他也絲毫不懼。

最後這些想著逃稅的投機份子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土地良田被他們拱手送人,家中又沒有生財之道,於是慢慢的淪為了大戶們以及蜀王的奴隸,世代為其耕種。

對於這種事,朱由校隻想說一句自作自受,當真是活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