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勢力當中,就屬他最弱,自然是誰都想欺負一下,老奴自然是不會放棄這個能夠打擊他的機會。
林丹汗實力大不如前,根本不敢二次麵對老奴和科爾沁部的聯軍,整個漠南北部,都是空空如也,林丹汗早已將那裡的部落撤往南方了。
老奴帶著數萬聯軍一路南下,直逼林丹汗的都城察漢浩特,誓要一戰滅了林丹汗。
林丹汗一退再退,本想著讓出幾百裡草原來,可以讓他們無功而返,可沒想到反而助長了對方的兵鋒和囂張氣焰。
作為蒙古大汗的他,也有著自己的高傲,於是派遣自己最信任的脫裡海,帶著他部落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馬隊,與聯軍的前鋒打了一仗,希望能夠重拾信心,改變一下局勢。
結果自然不必多說,連續遭遇大敗的察哈爾部,根本毫無軍心戰心可言,剛一接觸,就被建奴的八旗兵打的潰不成軍,四散逃亡。
林丹汗見己方居然毫無招架之力,帶著自己的親信部眾倉惶西逃。
一直跑到了明朝北境,土默特部的東邊,才停下逃亡的腳步。
此次西征林丹汗,老奴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取了極大的利益,不止擴大了他大金的國土麵積,又繳獲了不計其數的牛羊馬匹。
最重要的是,他獲得了現在急缺的人口資源和勞動力,還與科爾沁部的關係近一步加強,一下子就緩解了極大的矛盾壓力。
與此同時,老奴還派遣了自己的四貝勒黃台吉,領著正白旗的兵馬再次去征伐盤踞在鴨綠江邊的毛文龍所部。
毛文龍經過數月時間的發展壯大,又有登萊巡撫袁可立的全力支持,實力早已不比當初,可以說突飛猛進。
得知建奴的一旗人馬浩浩蕩蕩的朝他而來,毛文龍此次並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正麵硬剛。
他先是將此消息傳報給了熊廷弼和袁可立,隨後便帶著所部五千精兵,乘坐船隻出了皮島,於鎮江之地屯兵。
黃台吉將僅有的七千兵馬分為了兩路進兵,一路四千人,由他本人親自統領,直接渡江直插朝鮮國的腹地,搶掠錢糧人口。
而另外三千人則作為疑兵,用來吸引毛文龍和其餘明軍的注意力,好讓他進攻朝鮮有充足的時間和安全的空間。
他根本就沒想和毛文龍交戰,甚至他都是不讚同此次出兵的,隻是老奴的命令,他迫不得已。
半個多月的時間,毛文龍隻和建奴爆發了一場小小的遭遇戰,斬了三十幾顆首級。
此戰過後彆說交戰了,連建奴的蹤影他都沒看到,可讓毛文龍鬱悶了好幾天,這建奴莫非改性了不成?
等他發覺回想起來,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黃台吉在朝鮮已經搶的盆滿缽滿,帶著大批的錢糧物資,一刻不停的回了赫圖阿拉。
這麼好的機會卻沒有建立功勳,毛文龍氣的是破口大罵,把老奴祖宗十八代全問候了一遍。
但建奴早已離去,他也隻得率軍退回了皮島,繼續練兵練將,等待下一次建功之機。
7017k
.yetia63274/2523964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