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首逆的安邦彥,前不久占據了一處險要的土匪山寨,帶著幾千殘兵固守。
朱由校的兵馬全是騎兵,根本無法作戰,隻得急調秦良玉的土司兵前來支援,而後將騎兵分散,堵住下山的各個口子。
斷絕安邦彥的所有生路,將他徹底堵死在山裡。
可就是這樣,他們仍然費了好大一番勁才攻山。
安邦彥見寨子不保,乾脆在山裡和官軍打起了遊擊。
朱由校自知不會山地化作戰,因此將戰事的指揮權完全交給了秦良玉,由他負責剿滅安逆的殘部。
他則在山下的大帳內,等著收看各區域的軍報以及政務要事。
此戰以秦良玉的白杆兵和土司兵為主力,一萬大軍全部入山作戰。
耗時了近十日,終於是將安逆殘部徹底覆滅,安邦彥則在兵敗之時就已自儘而死,他比奢崇明看的透,這是他最好的結局。
自儘而死,要是碰到其他人,換了其他的皇帝,隻要不是真的痛恨無比,估計人死也就賬消了。
可朱由校卻沒有這麼大的心胸,也沒有這麼好人心,這種典型的懲處例子,他怎麼可能放過。
他當即下令將安邦彥的屍首收好,務必完整的運送回大方,他的屍首要在大方最顯眼的位置,掛起來震懾當地人。
等到秦良玉向他複命之後,朱由校立刻率領軍隊返回了。
雖然已經平定了奢安之亂,但他此次的西南之行並沒有結束,他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做。
貴州宣慰司和永寧宣慰司的那些土司,他必須要儘快處理了,否則遲必生變。
如果不是他攻占了這兩個叛亂的主要地區,第一時間便派軍隊實行管控,找理由軟禁這些土司首領,現在恐怕早就生亂了。
對於這些土司首領,朱由校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目標對象進行處置。
首先是要調查他們各自的底細,以及他們的關係和勢力網。
凡是跟隨奢崇明和安邦彥造反的,直接參與的,亦或是暗中相助糧草軍械,兵馬錢財的,全部都要一一處刑。
按照大明律法,這些人都將被處以抄家誅九族的極刑,以儆效尤。
他們都是直接的造反者,沒有絲毫的情麵可留,朱由校甚至還加重了刑罰。
除了誅九族以外,他還專門下旨,將他們管轄下的那些百姓,那些極度支持擁護他們的,也一並拿了殺頭。
大明朝以夷製夷的策略並沒有錯,錯的是朝廷沒有鐵血手腕,沒有足夠的底氣。
不管想要做成什麼事,首先心不能軟,必須得狠起來,手更要辣,絕不能猶猶豫豫,想這裡想那裡。
雖然這樣的人早已經死在了交戰之時,或者成為了朱由校都俘虜,但難保還會有漏網之魚。
這些天來,明軍可是有的忙活了,不是去這裡查抄就是去那裡緝拿,綁回來的逆賊高達數千之多。
秦良玉和朱燮元聞言立刻一起去禦帳內向皇帝諫言,請求寬恕了底下的那些人,最少也不要全殺了。
朱由校何嘗不知道,如果殺人太多,會使當地百姓更加的憎恨朝廷,更加的想要擺脫大明朝的統治,甚至會激起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