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雖亂,但多多少少還具備一些戰鬥力和抵抗能力,而且馬祥麟所部也不過區區幾百人而已,縱使有火炮和箭矢助戰。
但以如此少量的兵去進攻有幾萬人的大營,一時間也難以突破,因此陷入了苦戰。
而位於中軍大帳外的安邦彥對著一切一無所知,完全亂套了,到處都是恐逃的人,互相踩踏的情況都已出現,安邦彥的軍令已然傳不出去,他也無法及時收到外圍的反饋信息。
最後實在沒有的辦法了,安邦彥讓自己的親兵入場,肆意斬殺那些失去了膽氣,隻顧逃跑的潰兵。
他本想著以殺戮來製止無法控製的局麵,誰成想正是他這一道軍令,造就了更大的麻煩。
看到這些平日裡就耀武揚威的親兵此時把他們當成豬狗一般任意殺戮,為了自己能夠活命,不少人撿起地上的武器開始反抗。
就這樣愈演愈烈,安邦彥的親兵和嫡係軍隊,與收編的那些明軍降兵和其他土司的兵,爆發起了內戰,就在中軍大帳。
一個在騎在馬上,周圍兵甲林立的年輕人氣急敗壞得說道:
“我們又敗了,安邦彥已經不可能翻身了,現在隻能大難臨頭各自飛了,你們隨我衝出官軍的圍困,去雲南再謀出路吧!”
這個年輕人正是前不久在瀘州敗逃的奢寅,他在突破官軍的封鎖線,擺脫了追兵以後,立刻入貴州尋求安邦彥合作。
那時的安邦彥正好在苦苦攻打貴陽,聞奢寅來了,他可是苦上心頭,當即就沒有了繼續攻打貴陽的心思。
因為他知道,奢寅能來這裡,不是他們被官軍剿滅了,就是需要援兵,總之奢崇明的局麵肯定不好,急需援助。
果不其然,奢寅一見到他,就給他帶來了極壞的消息,他父親在重慶被處以極刑,十萬大軍全部覆滅,紮根了數百年之久的永寧也被攻占。
整個永寧宣慰司,逃出來的就隻有他和手下這幾百個殘兵敗將,無奈之下隻得來投奔他的安叔父了。
安邦彥極為震驚,要知道在前些日子,奢崇明可是威震西南,風光無限啊,都已經能自立為王,建了國號了。
著實把他羨慕的不行,心裡暗暗發誓,攻下貴陽以後,他也要自立為王,割據一方。
可沒想到這麼快就被剿滅了,四川的官軍,戰鬥力有這麼強?有這麼多的精兵猛將?這讓他非常疑惑。
奢寅給了他答案,說是四川來了一支邊軍,打起仗來非常凶悍,不比他們的軍隊差,而且攜帶了火器,火力也很猛,他的父親正是敗在了火器之下。
安邦彥恍然大悟,詳細的問道了官軍的火器,可奢寅哪裡知道,他都沒見過,同樣是聽重慶跑出來的潰兵說的。
安邦彥之所以能這麼及時的退兵,也是多虧了奢寅的到來,奢寅這一路上雖然是在逃命,但也極為關注官軍的動向。
畢竟自奢崇明被處死、永寧被破以後,他和官軍就有了血海深仇,他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他要帶著這些情報去找安邦彥,忽悠他出兵去和官軍正麵對決,他好借此機會報仇。
可沒想到他猜中了開始,過程和結果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安邦彥根本不是官軍的對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