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這名官員被打的滿嘴是血,當場昏死了過去,反對派那些官員一個個都在那齊聲高喊,諫言無罪。
陳懷義見此隻得咬牙說道:
“稟陛下,在過兩月今年秋收稅物就可收了,到時陝西的災情自然是迎刃而解,至於軍餉與百官的俸祿,臣以為可拖延兩月,等國庫充盈以後在一並發放!”
朱由校聽完哈哈大笑兩聲,這些人狗屁本事沒有,抱著一本聖賢書就自以為可比肩諸葛亮和王猛這些人,最惡心的是,還整天拿百姓和江山社稷來嚇唬皇帝,活著正是浪費國家的糧食。
“原來我們大聖人的治國良策就是指望著今年的稅收啊,朕還以為會像先秦商君那般,給朕諫個千古留名的國策呢!”
陳懷義緊張的咽了咽口水,其實他還有其他的方略,隻是不敢說而已,隻得從中挑選出一個較為保守穩妥的辦法,免得自己被定罪。
“百官俸祿可欠,可這軍餉如何欠得?兩三月之久,你們可知會餓死多少軍士的家人?會致使多少軍士因為生計而不得不逃亡出去?”
“這些還都算輕的了,要是九邊的將士舉旗造反,禍亂當地百姓,你們又可知會引來多大的災難?”
“到時朝廷是不是還要派兵去剿撫叛軍?又得耗費多少錢糧軍餉和兵力,戰亂之地,十年不可複原,朝廷還要繼續花費錢糧和時日進行善後,這筆賬你們算過沒有?”
“你這個武選郎中是怎麼乾的?又是誰舉薦升任的?就算沒有帶過兵,難道這樣的基本常識都不懂嘛?真是無能庸人!”
“整日抱著一本破書誇誇其談,指點國事江山,也不知自己幾斤幾兩,你穿著這身官服除了給它抹黑,你還有什麼用?”
朱由校罵完了陳懷義後又看著下麵的朝官繼續怒道:
“還有你們,朕看你們大多數人的想法與這個陳懷義的如出一轍,都是想著拆了西牆補東牆,虧你們一個個的還是朝廷重臣,朕看你們除了找茬,也沒有其他的本事了。”
“還敢跟朕說要呆在皇宮修身養性,太祖皇帝與成祖皇帝治國理政時,可是如此?”
朱由校的話說的是相當重了,基本上就是在指名道姓的罵他們這些文官。
官員們還是不服氣,另一名從河南道調任的禦史早就忍不住了,等皇帝說完以後,他立馬跳出來說道:
“陛下,不先修身養性,何以治世天下?”
“陛下說朝臣們都是無能庸人,臣就要反駁陛下了,朝廷設立有六部,各部與上下級的職責分工均有不同,有武備有文政,官員本人擅長之事自然不一。”
“這陳懷義不過是兵部一個武選郎中,還升任不到一年,平時處理的也不過一些任命和雜碎小事,如何能知國家策略大事?”
“陛下以國政大事來質問一個小小的兵部郎中,這豈不是小題大做?難道不是在故意刁難?”
“各級官員自有各級之能力才華,陛下要問國策,何不問問大司農和大司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