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始皇帝修建秦直道的時候,就不知道累死餓死了多少人,數不勝數,毫不誇張的說,完全是用白骨鋪出來的道路。
朱由校上次北征的時候除了參觀了金國的長城,還特意長城邊上看了一眼秦直道,就算是過去了千年之久,這條古代的高速公路依然是曆朝軍隊運用最多的。
而遼沈直道僅僅是一個起點,他要將廣寧、錦州、山海關、京師以及九邊軍鎮用直道全部連接起來。
有句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雖然這句話不是完全正確,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對於大明朝現在的國情來說,發動百姓以工換糧可以解決很多的麻煩和不確定因素。
天災即將來臨,北方各省的糧食產量收入會越來越少,而各省的人口數量卻非常龐大,要是不把這些百姓組織起來找點事乾,等到他們活不下去的時候,就要乾他這個皇帝了。
李自成、張獻忠的流寇和土雞瓦狗沒區彆,朱由校對於這種草莽之徒,從來就沒有正眼看過。
大明朝不是被李自成打敗的,更不是滿清打敗的,而是被農民百姓給打敗的,是那些滿眼絕望、毫無生計的平民。
但要實行以工換糧的前提條件是,他手裡得有這麼多的糧食才行啊,沒有點儲備乾貨,想法再好也是白搭,彆人可不會跟著你憑空想象。
可大明國庫一年的收入也不高,正常稅收加上開征的遼響,也就七百萬兩銀子上下,根本就不夠用。
就軍費開支和宗藩、勳貴、官員的俸祿這幾項,就已經占了一半多,這七百萬兩銀子連個水花都見不到就沒了。
花錢容易賺錢難,朱由校辛辛苦苦抄了這麼多次家,好不容易攢了個四千萬兩銀子,現在一年都不到,已經快要沒一半了。
到時還要征平西南,進行改土歸流,這又是一筆大開支,國庫的存糧就剩那麼幾十萬石了,稍不注意,自己就要麵臨破產了。
宋應星已經向他保證,半年之內必然研發出耐寒的稻種出來,朱由校的底氣更足了起來。
朱由校握緊拳頭狠狠的錘在大明朝的地圖上,他砸中的位置正是南直隸的位置。
這裡可是富商雲集的地方,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還有完整的商業體係,就算朱由校貴為皇帝,也不免眼紅了起來。
他在心中暗自說道,等平定西南以後,就去南直隸會一會這些國朝的“首富”!
尤其是那些鹽商和海商,隻要能夠把他們一網打儘,完全可以一波肥,三五年之內,朱由校不用在為錢財而發愁。
7017k
.yetia63274/2418630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