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無奈之舉(2 / 2)

朱由校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全部退下,隨後對著王朝輔吩咐道:

“大伴,給朕宣內閣六部的幾位大臣到乾清宮等朕!”

……

……

“諸位愛卿,此事議一議吧,定個穩妥的章程出來,儘早鏟除掉這些禍害!”

大臣們心裡苦啊,遼東將門的事才剛剛平息,陛下又要對山西的商人下手,真是連喘口氣的時間都不給他們留啊。

“陛下,臣以為,此時不宜動山西和邊鎮,陛下之重心應當繼續放在遼東!”

“縱然錦衣衛所查屬實,但在臣看來,我大明的心腹之患仍然是老奴,蒙古各部早已不足為懼!”

“陛下,此時應當好好經略遼東,消化這數月以來的戰果,穩固好根基才是,實在是不宜再生事端啊!”

朱由校沒想到今日反對的居然是王在晉,這真是出乎他的預料。

“臣附議!”

“臣等也附議!”

朱由校看了一眼,多半大臣都是支持王在晉所言,而這些人中,就包括徐光啟和王象乾等人。

“陛下有此變革之心,實乃祖宗之福、臣等之福、百姓之福,但正是因為此點,陛下更不應該急功近利,當穩步而行!”

“陛下前些日子不是還說,西南土司即將大亂,此時的重點不應當是要平定土司之亂?”

一向少言寡語的宋應星也開始直言反對,尤其提到西南土司時,這讓朱由校清醒了不少。

是啊,自他登基以後,看似步步艱難,但最後都是達到了既定目標,這不免讓自己膨脹了起來。

自從親征蒙古大勝以後,他的心態就開始發生了變化,他的好勝心和功名心越來越重了。

清醒過來的朱由校是理解曆史上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帝王了,這種取得成就的感覺是真的讓人陶醉,甚至可以讓你忘記初心、迷失方向。

見到勸諫有效,大臣們迅速就此事分析起了利弊,把迷失在功名叢林裡的朱由校給拉了回來。

現在時機確實不成熟,猶如宋應星所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此時如動邊鎮這個利益集團,很可能會引起大規模的兵變,至少也不會安寧。

到時皇帝和朝廷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派兵鎮壓,另一個是去撫平變亂,其實就是向他們妥協。

而今遼東和西南都在用兵,北方多個府縣地區爆發災禍,國庫早已麵臨崩潰,如在開辟一處戰場,很大可能會走隋朝的路子。

在大臣們的的勸諫下,朱由校隻得暫時放棄了查辦山西商人的想法,這次是他太過想當然了,商人比將門更加難對付。

不過等他征定西南以後,將無人能阻擋住他的步伐!

7017k

.yetia63274/2416357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