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甚至背棄了皇帝,淪為了文官的忠實走狗,於是上位沒多久就重新組建了這兩個權力和規模都遠大於東廠、錦衣衛的衙門來。
明朝的主要特務機構有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其中錦衣衛是自洪武年間始,東廠是自永樂年間始,直到大明亡國。
而西廠和內廠雖然職責權力遠高於這兩個,但是壽命卻是極為短暫。
西廠的壽命最短,還不過二十年,是憲宗皇帝於成化十三年設立的,憲宗為此更是親自定下規格,西廠所領緹騎比東廠至少多一倍。
而且西廠辦事不需要駕帖,甚至不需要報告皇帝,他們可以直接逮捕朝中任意一位大臣,就算你是內閣首輔,也照抓不誤。
西廠的嚴刑酷法令的文官們每日提心吊膽,上朝之時他們會非常默契的一起彈劾西廠,昨天乾了什麼喪儘天良之事,上次抓人不分青紅皂白,誣陷忠臣雲雲。
這個彈劾大軍裡,就有錦衣衛指揮使和東廠提督,由此可以看出,憲宗是何等聰慧,年紀輕輕就能一眼看清朝政大事。
在成化年間,大臣們每次上朝必乾的事就是彈劾西廠,而憲宗則和他們鬥智鬥勇,眼看自己勢單力薄,我不和你們硬剛,以柔克剛。
用現代的話術來表達就是,釣魚執法,每當大臣們情緒達到頂點之時,憲宗就會下令撤銷西廠,可過個一兩個月,又突然下令重複西廠,如此周而複始,西廠都不知道被撤銷了多少次。
而西廠的首位廠公,就是最受皇帝寵信的禦馬監掌印大太監汪直,汪直不止是西廠提督,還是大明朝第一位監軍太監,大明朝的宦官監軍,自他而始。
大明朝的武舉,也是他向憲宗極力勸諫而得以設立。
汪直,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太監,他的人生經曆也頗為傳奇,朱由校甚至願稱他為封建王朝能力最強的太監。
他不到十七歲時就受皇帝信重,掌管西廠,期間屢興大獄,南京鎮守太監、已故太子少保楊榮的曾孫等一係列位高權重的官員和達官顯貴,都是他的階下囚。
汪直的敢作敢為、不畏強權使得憲宗皇帝更加信重這個少年太監,成化十四年時,建州三衛再次判亂,屢次入寇大明遼東,憲宗皇帝令汪直前去處理遼東軍備防務,並賜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自成化三年的犁庭掃穴,成化十五年明軍在大太監汪直的指揮下,再一次發動了對建州三衛的進攻,明軍大獲全勝。
建奴是被殺的所剩無幾了,從此安分了一百多年,可蒙古人又鬨起事來。
成化十六年時,尚未統一蒙古草原的達延汗率領韃靼入寇河套,憲宗又派汪直去了西北,以他為監軍太監,總監西北各省軍務,應付韃靼的入寇。
此一戰,明軍大勝,殲滅韃靼數萬騎兵,俘獲無數,達延汗僅孤身一人遠遁草原,而他的妻子,蒙古人稱之為傳奇女英雄的滿都海,被明軍的馬刀斬殺!
此戰以後,汪直被憲宗任命為大同鎮守太監,與王越一起理邊鎮軍務,屢次出擊韃靼,都獲大勝,韃靼從此不敢犯邊!
由於汪直提督西廠和監理遼東、邊鎮等諸多事務,得罪了太多文臣武將,被他們聯合發難,抓住了小辮子,萬臣上奏,請求憲宗誅殺汪直。
憲宗雖有心維護於汪直,但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卻恨的他牙癢癢,憲宗久不見汪直,雖然還是信重於他,但難免心生嫌隙,於是打發汪直去了南京養老,而此時的汪直卻不過二十出頭!
汪直離去後,憲宗再沒有如此得心應手的利刃了,他有心調汪直回宮,但被朝臣和內臣一起反對,憲宗隻得作罷。
而西廠也不複當年汪直的輝煌,被東廠和錦衣衛聯合打壓,漸漸消失在皇帝視野當中。
後萬貴妃去世,憲宗皇帝悲痛萬分,不久之後也殯天而去,汪直從此退出曆史舞台。
而那個曾經顯赫一時的西廠,被剛剛繼位的弘治皇帝朱佑憆所罷免。
7017k
.yetia63274/2394053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