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全部和盤托出,皇明學院的文學從此不在以四書五經、程朱理學這些為重點。
孫奇逢並沒有讓他失望,很快就懂得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是要學考真正的君子六藝,要讀史書,要考政治,要學兵策之事,最重要的是要給他們注入新的思想,忠君愛國將成為學院文學的主流文化。
這個時代的文人,真正有本事的事極為少數,他們從記事起開始,就每天拿著論語這些書死記硬背,等長大了,又開始主攻八股文,更有的人完全被淹沒在了書海裡,就是他們所謂的鑽研儒家經典,實則屁用沒有。
如果你資質平平,死記硬背二三十年後可以中舉,運氣好以後還能提個進士光宗耀祖。
如果資質尚佳,那你可以在三十左右就能通過會試中進士,那種極為聰明的,年紀輕輕就可以。
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當官治國不是考試,不是要你成天在那裡之乎者也。
類似於宋應星、茅元儀、畢懋康這種的,如果你不是精通八股這些,還想中進士當官?
明末的文人兩極分化最為嚴重,要麼就是一死報國、一了百了,要麼就是舉手投降、苟且偷生,幾乎就是一根筋。
等到敵人兵臨城下時,自感回天無力,豪詩兩首就拔刀自殺,留下所謂的的千古之名。
這方麵的代表人物就是史可法,這人雖然是忠君愛國,可能力實在是不敢恭維,簡直是爛到了家,他就是那種無能庸人的代表。
清軍入關之時,南明不說其他的,隻要穩紮穩打,守住江南與滿清南北對峙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可是這兄台一係列猛操作,自己把自己給玩死了。
滿清兵不血刃占領揚州,繼而繼續南下,兵鋒直指南京。
憑借長江天險和幾十萬兵馬擋住滿清也不是很難吧?
可在我史可法看來,簡直難如登天,滿清南下之時他連防備都沒有,偌大的長江作用甚至不如一條河?
滿清隻是不到一年,就摧古拉朽般的占領了江南幾省,可以說南明就是壞在他手裡,他自己倒是豪言兩句死了完事,可是他將江南幾省的數千萬百姓推到了滿清的屠刀之下。
多鐸幾千滿蒙兵南下,軍隊越打越多,直接飆升到幾十萬,而且除了幾個小城以外,所有的戰略重城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就被拿下。
怪不得慈禧那個妖婆自己都說這江山就是白撿的,這可不就是白撿的嘛?
這是這些一根筋的文人自己不爭氣,罪魁禍首就是他們,滿清隻是順路過來撿的桃子而已,沒有他們這些廢物,漢人不至於此。
現在這種風氣就和魏晉南北朝一樣,這些當官的屍位素餐,每天隻顧飲酒作詩,到處聚眾非議朝政,在他們口中這就是所謂的清談。
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用嘴巴治國,這方麵他們是冠絕天下,無人能比。
“陛下之意,臣已大概知曉,隻是此新學恐怕會遇到不少阻礙,天下學子可能不會接受!”
不接受?看來他還不了解這些文人的真麵目,他直接給孫奇逢下定心丸道:
“你隻管去做,這新學之事朕是務必要推行成功的!”
“遇到什麼困難阻礙你可直接入宮奏報於朕,朕會幫你解決的!”
孫奇逢深呼一口氣,這活並不輕鬆啊。
“既然如此,那臣就去了!”
7017k
.yetia63274/2363487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