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議定北征(2 / 2)

雖然支持朱由校的不少,但不支持的也很多,此時朝堂上可謂涇渭分明,哪些人是忠實的帝黨一目了然,還不到半數,但是在朱由校看來已經足夠了。

因為帝黨官員大多數位高權重,朝政大權在他們手上,這也是朱由校敢於離京之原因。

“朕將在十日後率軍出征,戶部糧草軍響可準備的如何了?”

戶部尚書程國祥上前道:

“回陛下,二十萬兩軍響已經準備好了,隻是陛下所需的十萬石糧食,還需三日才能備齊。”

朱由校又看向王在晉道:

“兵部批文怎麼樣了?”

“回陛下,兵部批文已經於兩日前全部發出。”

朱由校雖然是皇帝,但是對兵權根本沒有直轄權力,想要集結大軍,非有批文不可,當然羽林軍除外。

大明文貴武賤,那些在外領兵的將領沒有兵部批文根本不敢指揮軍隊,尤其是邊鎮將官,不管乾什麼都需要兵部批文,否則一紙奏報就得把自己小命玩完。

除非朱由校威望夠大,就可以直接跳過兵部發號施令,否則他也隻能按照傳統規則來。

而這種威望,大明除了朱元璋以外,還沒有人擁有,就算是朱棣都沒有這個威望,頂多就是兵部向他妥協,但是他也絕不可能無視兵部直接控製。

這一點非常不好,以文馭武,和宋朝有什麼區彆?可惜這種情況是短時間內改變不了的。

想要動他們的利益,簡直比登天還難。

“今日就一並把留守等大臣宣布了吧!”

“王伴伴,宣旨!”

王朝輔上前三步大聲道:

“皇帝陛下聖旨,百官接旨!”

文武百官跪下俯身額頭著地,靜待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內閣元輔王象乾、次輔徐光啟為執政大臣,留守京師處理政務,六部尚書輔助之!”

“英國公張維賢為京師守備大臣,提督羽林軍與二十一衛親軍衛所,鎮守京畿,負責京畿一應兵備之事!”

“內閣輔臣王在晉、兵部右侍郎楊嗣昌、吏部右侍郎陳奇瑜為隨駕大臣!”

“另成立一總理衙門,總理大臣為元輔王象乾、次輔徐光啟、戶部尚書程國祥、英國公張維賢,總理衙門負責一應軍政之事,文武百官所有奏報全部呈報總理衙門,由四為總理大臣行批!”

待王朝輔宣布完聖旨後,朱由校補充道:

“如有緊急大事,四位總理大臣可便宜行事,不必飛書稟報朕。”

“京師所留兵馬不多,你們四人切記穩妥行事,如果拿不定注意,可暫入宮奏報太妃,由太妃決斷,五城兵馬司暫歸總理衙門直轄。”

“五日後全城實行軍管,羽林軍全部入城駐守,把住各個要道街口即可,朕會留下許顯純協助你們的。”

又對著後麵的文武百官說道:

“朕出京後,望各位愛卿小心謹慎,兢兢業業,從今天開始,所有政務要事均要呈報於總理衙門處理!”

“臣等遵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