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的調兵虎符在明朝根本沒有這回事,即使是在曆史上也隻是少數,而且不是每個將領都有所謂的虎符的。
在明朝,普遍都是一將管一軍,而且是世世代代的那種,就算是招募的兵,也是聽從將領命令的,導致家丁這種畸形的軍隊方式出現,就是鑽的空子,皇帝在軍隊連個起碼的名頭都沒有了。
朱由校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避免軍士隻識有將軍而不知有皇帝的思想,讓魏忠賢找來工匠專門打造不同的令旗和調印來管控軍隊。
沒有調印,將領無法調動軍隊,連出軍營的能力都沒有,而令旗則是戰時指揮權,隻有旗印同在,將領才能完全指揮軍隊。
而且凡把總以上的職位,如果有將官調動,也是要由執法隊來通報全營,讓所有人都知道,現在你們的將官是哪一個。
將官平時隻有調印而無令旗,令旗由朱由校親自保管,而且想要出兵作戰,還需要朱由校的令旨,所以,光是有旗印也基本上沒用。
而且朱由校又近一步擴編了執法隊的規模,如今的執法隊已經有近三千人了,由錦衣衛、東廠以及軍中挑選的士兵組成。
這些人還負責給他們灌輸思想,每天晚上開半個時辰的課,讓他們知道當兵是為了保家衛國,他們是陛下的軍隊,他們軍響和糧食都是陛下發給他們的等等一些極端思想,就是要牢牢的掌控他們,朱由校為了軍隊可謂是良苦用心。
張世澤將旗印交給李之才後,李之才立馬翻身上馬,將旗印高舉並大呼道:
“全軍聽令,南京城中小人作祟、意欲謀反,隨本將立刻趕往南京駐防!”
“是!”
朱由校的一道令旨,他們的年就沒得過了,不過他們並不抵觸,他們心甘情願的為皇帝賣命。
自從他們進羽林軍以來,那生活,雖然苦雖然累,但是也是他們生活的最好的一段時間,和以往相比,每天都是過年。
而孝陵衛的人更開心了,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在守衛孝陵,除了進軍營之前和老了以後,他們是沒機會出去的。
……
“皇帝醒了?可是睡的安穩?”
“太妃見笑了,神宗爺爺在時海內無大事,自兒臣登基以來各方多難,遼東奴患、好幾處旱災,這幾日都沒好好睡一下。”
而劉太妃也知道現在是多事之秋,但是皇帝可以說而他不能答,因為大明祖製,後宮不得乾政,所以她也隻是麵露擔憂的說道:
“皇帝還小,登基不到四個月,還是要保證身體才是,不要太過操勞了。”
“孫臣知道了!”
“皇帝餓了吧,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今晚還要守歲呢,明日還有正旦大朝會,皇帝可又要辛苦一日了!”
“太妃放心,孫臣無事。”
除夕守歲就是從明朝開始興起的,不管是皇帝王公還是平民百姓,都是這麼過年的。
待到了子時,皇宮每一個角落都開始燃放起了爆竹,劈裡啪啦的很是熱鬨,朱由校和劉太妃在慈寧宮外觀看煙花。
然後所有的太監宮女開始排隊領賞銀,朱由校很大方,因為他最近發財了,普通太監宮女都發十兩銀和一匹上好的布,然後以此類推,地位越高的領的最多,王朝輔作為皇帝的貼身大太監,領了五十兩銀以及十匹布。
而且朱由校還特意吩咐了尚膳監,今日的飯菜可謂是他們入宮以來吃的最好的、最多的一次了。
萬曆四十八年、結束了!
天啟元年、開始了,這是朱由校的紀元,屬於天啟皇帝的時代、它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