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薩爾滸解析(2 / 2)

“臣也聽陛下的!”

朱由校又淡淡說道:

“既然兩位將軍都給了朕這個麵子,那希望以後朕不會再聽到浙兵和川兵不和,到了那時,就不要怪朕偏袒誰了!”

“朕新建了一軍,名為羽林軍,想必幾位愛卿都聽說了吧,朕意以浙兵和川兵編入羽林軍,幾位將軍有想法可以提出來。”

眾人都沒意見,能入陛下的親軍,傻子才有意見呢。

“王伴伴,擬旨,著秦邦屏為泰山營參將、張保為虎賁營遊擊將軍、秦翼明為泰山營遊擊將軍,馬祥麟為中軍官。”

“陳將軍和戚將軍年老,朕不忍兩位老將軍赴死在一線,不如兩位就入參謀司替朕參贊軍務如何?”

陳策已經近七十了,他早就想退隱了,而戚金雖然也隻比陳策小幾歲,但是他那顆殺敵報國的心仍然熱血沸騰。

“陛下,臣雖年老,但臣還可上陣廝殺!”

朱由校聽了也是感動,不愧是戚繼光帶出來的人。

“戚老將軍就不必強求了,老將軍年事已高,況且老將軍入參謀司可隨時替朕解答疑惑,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戚金見陛下這麼說,也隻能遵旨了。

朱由校看到門口要要事彙報的許顯純,隻道:

“今日就先到這裡吧,明天朕親自去軍營犒勞三軍!王伴伴,你親自帶他們去南海子,把將士們安頓好!”

待眾人都退出去以後,許顯純連忙進來道:

“陛下,這是剛剛一名書生上交的答題,臣已經看過了,請陛下定奪。”

朱由校仔細的看著這名書生的回答,越看越欣賞,關於大明薩爾滸之戰的解答,他分為了幾點:

“一:大明的腐敗和吃空響的問題!”

“二:明軍久疏戰陣、缺少訓練!”

“三:武將貪生怕死、軍士更是無敢戰之心!”

“四:明軍武器盔甲極其落後、火器更加是慘不忍睹,和燒火棍沒有區彆!”

“五:奴兵訓練有素,武器盔甲俱為精良,裝備比明軍簡直是天壤地彆,明軍和奴兵相比就是個乞丐!”

“六:統帥的三路合擊決策非常之愚蠢,讓本就捉襟見肘的明軍更加的分散了優勢兵力!”

“七:個彆武將貪功冒進、違抗軍令,導致被老奴集中精兵包圍殲滅,導致各部連鎖反應,明軍幾乎全軍覆沒。”

朱由校看完這第一個問題就知道此人是有真才實料的人,他的解答完全就是正確答案。

薩爾滸之戰確確實實是因為這些原因而慘敗的,當年神宗皇帝動員全國兵力,想要一戰定乾坤,明軍紙麵上的軍隊人數是二十餘萬,可實際上不過六七萬而已,再加上葉赫女真、朝鮮、一部分蒙古部落的軍隊也不過堪堪十萬出頭。

而且據逃回去的朝鮮兵的說法,明軍的軍容、武器、盔甲連他們都比不上,話語中滿是貶低之意,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明可是朝鮮“親爹”,能被朝鮮人這麼評價,可想而知明軍當時爛到了什麼程度。

而反觀努爾哈赤,他為了這一戰精心準備了十幾年,據後世的記載,努爾哈赤的要塞深處,全部都是遼東逃跑的匠戶,努爾哈赤將他們集中在自己的老巢,就是為了專門給奴兵打造武器盔甲,綿延十餘裡,晝夜不停,隻為這一戰。

薩爾滸、明軍無論如何都贏不了,不是換個決策換個統帥就能改變的。

明軍和奴兵,從各個方麵來看,他們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努爾哈赤、贏的理所當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