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王伴伴,你看朕穿的這身盔甲任何啊?”
朱由校看著銅鏡中一身銀甲的自己問到。
“皇爺乃真龍天子,自然是威武不凡,奴婢看著皇爺就是這天下最英武的人。”
一旁的王朝輔笑嘻嘻的回到。
“皇爺,時辰到了!”
這身盔甲是朱由校前幾天特意讓兵仗局量身定製的。
一旁的小太監提醒到。
“嗯,那就出發吧!”
朱由校右手提盔左手提劍就朝外走去。
“恭請聖安!”
門外許顯純和二十幾個錦衣衛齊跪身道。
“朕安,出發吧!”
朱由校朝龍輦走去,在場的錦衣衛和太監立刻隨駕而去。
今天要去檢閱英國公新組建的禁軍,所以朱由校特意穿著一身盔甲去,畢竟這樣能和那些將士拉點親近感。
內閣
一名小太監匆匆忙忙跑到裡麵報信:
“輔臣,陛下剛剛穿的盔甲出宮去了!”
“什麼?陛下出宮去了何處?”
韓爌緊張問道。
“奴婢也不知道啊,奴婢隻是剛剛在宮中看著陛下帶著錦衣衛和幾個太監出宮了!”
這個小太監是剛剛在乾清宮外值守的,剛好被他看見,立馬就跑出來跟外臣通風報信了。
而劉一燝根據這個小太監說的推斷:
“陛下莫不是去了京營?”
而韓爌也想到了這一點,陛下穿著盔甲帶著錦衣衛出宮,隻能是去京營了。
“速去通知百官,去京營迎陛下回宮。”
劉一燝立刻說道。
而韓爌卻問方從哲:
“元輔可與我們同去?”
方從哲這個內閣元輔是很無奈的,他心裡恨透了先帝,因為是先帝的一道聖旨讓他本就岌岌可危的地位更加雪上加霜。
現在朝中一多半的官員都是東林黨人,還有一部分中立官員,而他身為齊、楚、浙黨的領袖和東林黨人自然是水火不容的。
甚至這些人敢擅自決定去迎已經致仕的葉向高回京準備替代自己這個內閣元輔。
雖然他和東林黨人一樣不希望陛下染指軍權,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他更想去支持陛下。
“本輔就不去了,內閣奏疏甚多,不能無人處理政事。”
見方從哲這麼說,韓爌又道:
“此時正是我文臣團結一致之時,元輔何以見小利而忘大義?”
而方從哲已經不搭理他了,見情況如此,劉一燝隻道:
“既然元輔心憂國事,那我等就先去了。”
隨後便和韓爌走了。
方從哲隻能坐在椅子上唉聲歎氣。
“各位,陛下出宮往京營去了,還望各位同僚速與本輔和輔臣去京營迎回聖駕。”
劉一燝一出內閣就召集百官在此宣布陛下出宮一事。
而文官們聽了各個急不可耐,皇帝想染指軍權是他們最不願意的,現在甚至親自出宮往軍營去了,他們怎麼可能不去阻止?
陛下啊,你就安安靜靜的在宮中享受生活不就行了?非要出宮乾什麼?
現在還想染指軍隊,這豈不是觸了天下士大夫的底線?
吏部尚書周嘉謨當即說道:
“各位同僚,時不我待,我等速去京營迎回聖駕!”
一眾文官立時附和,便一起往京營去了。
……
南海子
這裡是皇家狩獵之地,不過近百年來除了朱由校的皇祖父神宗皇帝年輕時候來過一次外,朱由校是第二個來這裡的皇帝。
而這裡就是他特意為今天檢閱禁軍選的場地,因為他知道他今天出宮的事情是瞞不住那些天天想和皇帝爭權的文官的,不過他們絕對想不到自己是來這裡。
皇宮自己目前還沒有清理,所以這種事情他都是直接讓王朝輔親自辦的,等朱由校將屬於自己的軍隊整合完畢後,下一步就是要把皇宮好好清理一下。
這些文官不想著好好治理國事,整天想著從皇帝手中搶權,這算怎麼回事?
待朱由校到了南海子外圍,一眼看過去,雖然不至於破敗不堪,但是也看得出來沒落了,不過從此以後,這裡就是他的禁軍操練之地了。
英國公張維賢已經等候多時了,見到皇帝聖駕來了便立刻上去迎駕。
“臣張維賢、張之極恭請吾皇聖安!”
朱由校自龍輦出來,看著跪迎的英國公和他的兒子張之極。
“朕安,兩位愛卿請起。”
便又對著旁邊的王朝輔吩咐道:
“王伴伴,把朕的馬牽過來!”
自從上次張維賢將挑選的好馬送進宮以後,朱由校每天都在宮中練習騎馬,現在已經能單獨騎了,不需要有人抓住韁繩。
待朱由校上馬後,便立刻吩咐道:
“都隨朕進去吧。”
此時南海子中央七千軍士正整齊的列隊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