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七章 師徒論道(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4584 字 11個月前

“根據魔宗的消息,韓國的許多人都前往箕子朝鮮了。”

“說不定,接下來我也會前往那裡瞧瞧,塞外不鹹山,不知有沒有機緣得到一株千年雪蓮!”

“……”

那般女子,本就非輕易得到。

這樣……才有意思。

待自己將她身心全部入手,那個過程……想來更加有意思,思忖此,蒼璩不住一笑。

她的身世!

肯定要從韓國新鄭開始查,那個地方……如今已經差不多荒廢了,裡麵的人……四散不少。

卻也有嶄新的彙聚之地。

箕子朝鮮。

那裡的韓國新鄭之人不少,還都是一些不尋常的人,一個女子……在偌大的新鄭立下紫蘭軒。

那些人或許知道一些什麼。

箕子朝鮮!

自己好像還沒去過,也是時候去那裡走一走了。

“塞外!”

“箕子朝鮮!”

“那裡或許安定不多久了。”

“你接下來行走諸夏,要收斂鋒芒,不要那般霸道了。”

塞外不鹹山。

千年雪蓮。

當年也曾去過塞外,也正因得了一縷千年雪蓮的精粹,才妙悟通玄,一躍入玄關!

更多的千年雪蓮?

這些年來,諸般消息中……前往塞外的人很多很多,以尋找天材地寶為目的的更多。

有人再得到千年雪蓮?

有聽說過傳聞,具體不清楚。

天材地寶!

雅湖小築如今也有一株了,還是頂尖層次的天材地寶。

還是穀物形態的天材地寶,接下來它成熟之後,以它的穀物種植下去,當非凡!

郡侯說過,以那些穀物煉製成丹,對於修行破關不為很明顯,對於內力的積蓄、體質的淬煉……效用會超出所料。

尤其!

每隔一段時間,天材地寶就會成熟一次。

好處是長久長遠的!

……

更有,若是將來智者一脈的傳承真有危機了,將那株頂尖的天材地寶吞服,可以短時間就造就一尊合道層次的存在!

隻是!

那株頂尖的天材地寶就不複存在。

希望,不會有那麼一日。

“哈哈哈,嫣然姑娘放心,我……我可從來不是一個主動惹是生非的人。”

“……”

蒼璩繼續品味麵前案上的點心。…。。

自己從不惹事。

當然。

也不怕事。

果然有人不長眼,那可就怪不得自己了。

“你啊。”

“……”

紀嫣然沒好氣的瞪了某人一眼。

還不主動惹是生非。

不主動生事倒是有可能,然而……隻要一生事,就非同小可,動輒人命就出來了。

事情就大了。

魔宗現在的行事作風都有些和蒼璩相仿了。

真不愧是蒼璩立下的魔宗。

()

******

“肝部之中翠重裡。”

“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諸關鍵聰明始,青錦披裳佩玉鈴。”

“和製魂魄津液平,外應眼目日月清。”

“百痾不鍾存無英,同用七日自充盈。”

“垂絕念神死複生,攝魂還魄永無傾。”

“……”

“師尊,近年來我感悟黃庭內景,內練臟腑精神,滋養黃庭真罡,覺臟腑神藏之妙。”

“此外。”

“先前在總督府翻閱浮屠的一些經文時,他們所修的幻海空輪,開啟肉身秘藏,似乎也有彆樣之妙。”

“三脈七輪。”

“大精神,大智慧,大力量,大覺悟,……,亦是神藏之精。”

“期間,三脈七輪也有行走臟腑,開啟秘藏,肉身生機之力多強大,若然大成,道理通玄,肉身金剛之軀!”

“雖無內外真罡護體,自成三元生死不滅。”

“經文有語。”

“世尊告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一心行之,貫通幻海空輪,通達內外乾坤。”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虛實幻滅,內藏虛之,實則化之。”

“無怪乎他們的道理對焰靈姑娘所修天魔之道多為相克。”

“一心錘煉眾生萬相,曆經諸般有無空滅,方得道理。”

“焰靈姑娘的道,浮屠的道雖相克,也非相克,若是修行不夠,反而也容易墜入其中。”

“……”

“……”

車駕穩穩行過南郡,路過巫山之地,沒有拐路前往巫山十二峰!

周清倒是無礙,主要是隨身的一些小家夥……還有彆的要事,相伴……曉夢、焰靈她們也都一塊去了。

郡侯威儀的盛大車駕,便是隻剩下師徒兩。

於此,周清得了清靜。

河上,貌似也得了清靜。

冬日漸深,越是向鹹陽行去,天候越冷,今日的天候還不怎麼好,天灰蒙蒙的,還有些稍稍的壓抑。

若言下雨雪,都有極大的可能。

甚至於中原之地……已經下了幾日的雨雪。

巳時初,平闊寬大的馬車內,帷裳卷起,外麵的景象多入目,周清靜坐窗前,執筆伏案寫就一份份經文。…。。

十六卷《神農錄的整理還沒有完全結束。

還需要一些時間。

十六卷的內容不少,時隔數千年,再加上自己的感悟,已經從十六卷《神農錄化出數卷嶄新修行之法了。

一側。

河上持墨錠熟練的研墨。

順而說到近來的修行,語論些許感悟,語論些許所想。

“道,是道!”

“浮屠之道,亦是道!”

“道本同源!”

“當年在仙山之地,為師於你說過那般道理,如今你親自感悟出來,當有更深的所得。”

“浮屠眾生萬相,每一相,皆可證就無上正覺,證就浮屠世尊的境界。”

“一如道者傳承,諸子百家,同樣可以證就玉虛。”

“所()

不同!”

“就在於道的演化。”

“黃庭內外,丹田三分,三宮二十四諸神各有其妙。”

“浮屠內求己身,錘煉金剛之軀,靈覺入羅漢、菩薩之位,乃至於無上世尊的境界。”

“三脈七輪,幻海空輪!”

“五行八脈,內外真罡!”

“路,有相似。”

“有相近。”

“也有不同。”

“也各有所長。”

“你……,是否想要在修行黃庭內景之餘,將浮屠的道理精妙化入三宮八景?”

“……”

手上動作不絕,一枚枚黑色的製式文字落於紙上。

周清麵帶笑意,看向河上。

河上的悟性很不錯。

也很適合修行自己所創的黃庭內景,當初他扛過隕靈果,就是得悟黃庭一二真髓。

現在。

已經快小成了。

行走諸夏間,熔煉所學。

總督府內,遍觀諸般道藏,包括浮屠之道的百家所學皆在心,彼此印證,彼此所想,有此刻之言。

很好!

這才是修行的樣子!

39314442。。

...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