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做好準備安靜下來後,李海棠端著夏琳遞過來的一杯水喝了一口,潤了潤嗓子,雙手十指交叉,對著麥克風先開始道歉:“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的關心,這三天我心情不太好,找了個安靜的地方調整了下心情,讓大家及各位親朋好友跟著受累了,對不起。”
“其次,我先自我介紹下,我叫李海棠,今年22歲,湘省潭市人,高中畢業於省重點潭市一中,九零年全省文科狀元,現京大英語係翻譯研究專業大四學生,同時也是作家協會注冊會員,筆名“木子海棠”的作者。”
她的語速不快不慢,下麵的速記員刷刷刷的快速書寫著,電視台的攝影工具也在錄製著,其他的相機燈光也在不停的閃爍。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歲,初中畢業,我初次以筆名“木子海棠”的身份給《中學生校園周刊》投遞詩歌,時至今日為止,剛好投遞了二十三首,發表二十三首。同年八月,在《東方周刊》發表第一部武俠《梅引胥》。”
“一九八八年,同年內發表武俠《九劍驚瀾錄》和玄幻《無極天尊》。同年底,與港城嘉宇國際影視公司簽約拍攝《九劍驚瀾錄》。”
“一九**年,與嘉宇國際再簽《無極天尊》電視劇拍攝,並發表《九劍驚瀾錄》第二部,同年底簽約拍攝電視劇續集。”
“一九九零年上半年停筆,全心備戰高考。九零至九一年間,大學軍訓一年,期間在人文出版社出版教育題材作品《山那邊的世界》和《一方窯洞》。”
“一九九二年上半年,再創教育題材作品《我不想當普工》,發表在羊城出版社。同年下半年發表散文詩《我的夢隨風行走》。”
“一九九三年初,在人文出版社發表第二部散文詩集《如果人生不夠圓滿》,同年四月至今,依舊在東方周刊連載玄幻《異世紅蓮》。另,大二至大四有英文譯作三本,具體文獻可在相關機構查詢核實。”
說了很長一段話,她嗓子有些乾啞,再次喝了一口水,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剛才說的是關於我作家身份的介紹,現在說關於我身世的介紹。我出生在1972年8月22號,海棠果成熟的季節,出生地是湘省潭市韶縣平山鎮李家村,一個很偏遠交通不便利的小山村。我的親生媽媽未婚先孕生下我第二天就丟棄了我,順帶著留下三百塊巨款。據村裡的老人說,我的出生在村裡引起了一場影響不小的打架鬥毆事件,原因是大家都想搶到這三百塊錢。”
“最後,是我的養母鄧文芳搶贏了,三百塊錢歸了她,繈褓中的我也歸了她。從此以後,我冠以養父的姓氏,姓李,而海棠這個名字是我的親生媽媽取的,這是她留給我唯一的紀念。”
現場沒有一個人出聲打斷,刷刷刷的寫字聲,哢擦哢嚓的拍照聲自然都擋不住她麥克風裡傳出來的聲音,大家聚精會神的聽她講這個獨特的自我介紹。
李海棠從桌上一堆的報紙裡抽出一張來,將那一頁的文字對準攝影機,聲音有點沉:“這份報紙上刊登的文章形容我冷血無情,忘恩負義,不贍養養父母,對於這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
“從我有記憶開始,應該也就四五歲吧,那時候就開始包攬家裡所有的家務活,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養豬、做農活,樣樣都被逼著學會了。不做,沒飯吃,挨打;做了,依舊沒飯吃,隻有冷冰冰的紅薯。
農忙雙搶時節,人還沒稻穗高,我就得在三十七八度的高溫下割稻禾撿稻穗,大人什麼時候回家,我就得什麼時候回家。中暑了,沒有藥,隻能自己煮碗聽村裡長輩說起的魚腥草,菊花,夏枯草之類的涼茶喝。
寒冷冬天,我得在冰冷刺骨的水裡洗衣洗菜,雙手每到冬天就會凍得跟胡蘿卜似的,又癢又痛,很難受,卻不能說。因為我知道說了也沒用,說了隻會挨罵,或許還會被當出氣筒。
我不知道童年的快樂是什麼,不知道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是什麼滋味,不知道跳橡皮筋的樂趣,不知道毽子的踢法,從沒有用過漂亮的發夾,不懂掏鳥蛋的調皮,不明白彆人為什麼能笑得那麼無憂無慮。
我總是一個人不停的乾活,乾活,漸漸的總是低著頭走路,不愛說話,越發沉默,還有了一絲自卑和認命。我漸漸的開始做隱形人,儘量讓彆人不要注意到我,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希望與認命的無限糾結中。
每天唯一的快樂就是背上書包走七八裡路去上學,學習成績是自己唯一的安慰,同桌是唯一給我幫助和溫暖的人,老師是唯一精神指引我戰勝命運的領路人,教室是唯一令我放鬆靜心的地方。
五歲到十五歲,整整十年,不論除夕春節,不論寒暑刮風下雨,我每天都六點起床去割兩簍子豬草,每天放學回家還得兩簍子,這個額外的任務沒完成,沒飯吃。養母說,你可以餓,豬不可以。”說完這句話,聲音都有點顫抖,眼圈一下就紅了。
夏琳和李潔等人全都淚流滿麵了,捂著嘴嗚咽了起來,許越洋等男生緊咬著牙關,心情特彆的沉重,很多偷偷來圍觀的服務員都在抹淚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