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風起雲湧(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8769 字 1個月前

湖廣、承天府、當陽縣。

漢末之時,張飛據守當陽橋,喝退了追擊的曹軍虎豹騎,掩護了主力的撤退,使得劉備軍轉危為安。

當陽也因此為天下人所知。

如今時隔上千年,還是在當陽,還是在沮水,比起往昔這一次有更多的軍兵聚集在城郊水畔。

無數赤紅色的旌旗遍布在當陽城外,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皆是軍隊的營帳,數萬南下馳援軍兵各分營盤,互為奧援,連營綿延近十裡之地。

夕陽日落,各營之間嫋嫋的炊煙緩緩升起,宛如盤旋的煙龍。

楊嗣昌披著著一件深藍色的披風,內穿道袍,神色陰鬱,眼神黯淡,站在營牆之上眺望著西麵連綿的群山。

一眾軍將頂盔摜甲,冒風陳雪,靜靜的站立於營牆之下。

寒風凜冽刺骨,好似刮骨的鋼刀,哪怕是身穿氅衣,外穿棉服,仍然是難以抵擋。

營壘四處,一眾值守和巡邏的兵丁,看起來皆是疲憊不堪,露出來的手臉都凍得通紅,很多人的身軀都忍不住的發抖。

隻是這一切卻都並沒有被楊嗣昌放在心中。

楊嗣昌眼神陰冷,心中寒意蝕骨,身上厚重精致的氅衣棉服並沒有讓他感覺到絲毫的溫暖。

他之所以心中發寒並非因為身體上的寒冷,而是因為從前線傳來的塘報。

“到底是遲了一步……”

楊嗣昌緩緩閉上了雙目,他的手腳冰寒,心中一片冷然。

羅汝才領兵過四川竄入荊州府內,十二月中旬,進犯夷陵。

湖廣巡撫方孔炤令湖廣副總兵楊世恩及荊門守將羅安邦兩部急趕赴救,兵至洋坪猴兒洞。

楊嗣昌收到消息,情知不妙,因為過洋坪後,山路狹窄,極便設伏。

當初楊嗣昌之所以能夠坐穩兵部尚書的位置,很大程度便是靠著獻出的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

因此楊嗣昌對於各省的地理都有所了解,對於流寇的戰法也是極為熟悉。

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這一次因為被熊文燦所牽連,被迫南下督師。

楊嗣昌自然也是做好了功課,早在京師之時決定南下之時,他便四處收集資料,查閱地形,籌劃圍剿事宜。

到了襄陽之後,楊嗣昌在拘捕了熊文燦之後發布的第一道命令,便是收集各府的山川地勢圖,查閱當地的地形。

以鄖陽府為中心,周邊數省之地的地形,早已經被楊嗣昌博聞強記牢牢的記在了腦海之中,隻要提起,便能夠知道地處何方,地勢如何。

因此當塘報送來,言說楊世恩和羅安邦領兵過洋坪之時,楊嗣昌便知曉事情不對,當下急傳軍令檄調楊世恩和羅安邦兩營折返。

但是召回的命令終究還是發晚了一步。

叢山峻嶺阻礙了軍令的傳播,等到楊嗣昌派遣的信使追上楊世恩和羅安邦兩營之時。

楊世恩和羅安邦已經是經過了洋坪,由祚峪和重陽坪,兩道深入,趕至馬良坪合兵,正入羅汝才部所設的包圍網之中。

楊世恩和羅安邦兩人領兵且戰皆退,最後被羅汝才圍困於香油坪內。

楊嗣昌連發數道兵往援,但是遠水難解近渴,而且羅汝才也有料到明軍必然馳援,因此派遣兵馬多設埋伏,馳援兵馬因此遭受損失,更加不敢急行。

楊世恩、羅安邦等被困數日,處於絕地水源斷絕,士卒饑渴難耐,些許的雪水根本不足以緩解饑渴。

突圍走黃連坪,再度遇伏,楊世恩、羅安邦兩人儘皆戰死,麾下營兵就此覆滅,進剿諸營因此皆是士氣大降。

羅汝才轉道再入夷陵,大掠周邊,聲名鵲起,荊州府各地山匪水盜皆是紛紛相投,羅汝才聲勢大漲,如日中天。

“左良玉、祖大弼,果然是驕兵悍將,難以調動。”

楊嗣昌眼簾低垂,神色陰冷,他派去馳援楊世恩和羅安邦的,正是左良玉和祖大弼兩人。

但是兩人相互推諉,馳援進展緩慢,在楊世恩和羅安邦戰死了兩日之後,才抵達了黃連坪。

南下的四營之中,祖大弼並非是他點到的,隻是因為祖大弼是寧夏鎮的總兵,所以隨同一起而來。

祖家勢力龐大,在遼東根深蒂固,都可以說是實際上完成了割據。

遼餉盤根錯節,將遼東和中央用利益聯結了起來,哪怕是在贏取了青山關大捷,聲望達到了頂峰的楊嗣昌,也沒有敢去動遼餉。

祖大弼作為祖大壽的親弟,祖大弼去寧夏做總兵,其中有很深層的原因,他作為寧夏總兵,曆來都是獨善其身。

就是當初的洪承疇,很多時候也是沒有辦法節製祖大弼,隻是聽之任之。

楊嗣昌輕歎了一聲,隻覺得心神俱疲,南國本來形勢大好,卻被熊文燦弄成了一個爛攤子,更是拖累著他也被迫的陷落了進去。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分兵而戰,河南、陝西兩地突然出現的亂局,讓他不得不也分兵追剿。

黃的功、孫應元領著勇衛營在南直隸對陣革左五營。

賀人龍跟著鄭崇儉北上河南,陳望、曹變蛟、陳洪範三人留守在鄖陽。

以至於現在他的麾下幾乎無將可用。

除了左良玉和祖大弼兩鎮,他所領的部曲都隻剩下了湖廣的兵丁了。

“若是有陳望、曹變蛟一人在此,豈容羅汝才這等跳梁鼠輩猖狂?!”

楊嗣昌神色陰沉,有些難以壓抑住心中的火氣,在朝中他何曾忍受過這樣的怨氣。

“曹總兵已經奉命領兵南下,如今已至荊門,明日便可抵達當陽,等到曹總兵到來,如今困局必然迎刃而解。”

眼見楊嗣昌慍怒,站在楊嗣昌身側不遠的文士上前了一步,低聲向著楊嗣昌稟報道。

進言的文士名為葉官明,字甫光,是楊嗣昌麾下的首席幕僚,常獻籌謀。

明時知縣赴任都會聘請師爺協助管理,知州知府亦然,師爺不屬於官府編製之內。

而在中央,很多位高權重的文官,則是會聘請幕僚,協理公務。

葉官明口中的曹總兵自然是指曹變蛟。

陳望領兵在鄖北擒斬常國安,儘殲其部,完全解除了鄖北的威脅。

如今的鄖陽府隻剩下房縣南部山區的一部流寇威脅,已經不足為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