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百舸爭流(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057 字 1個月前

“想不到小小一個鄖西縣下的鄉,都能有這麼多的糧食和銀錢。”

陳功看著手中的文冊,實在是有些難以置信,說實話這一次的收獲確實是超出了他的預想。

除去兩萬多石糧食,還有兩萬多兩的白銀。

每年軍費的缺口大概在十萬兩上下,平攤到每個季度也就是兩萬多兩。

這個季度的軍費問題現在直接就這樣解決了,讓陳功有些始料未及。

相對於難以置信的陳功,麵對著這樣的收獲,陳望絲毫沒有感覺到意外。

“古人言蘇常熟,天下足,但現在蘇常等地很多地方都種植桑棉用以換錢,糧食的產量逐年下降,而湖廣隨著人丁的興旺,田畝的增多,糧米的產量正在逐步上升。”

“鄖陽四通八達之地,商賈眾多,自然富庶,這些銀錢還算得上,你忘記我們在漢中府內設的卡,單是抽取關稅每年獲利都已經是和販賣私鹽差不多的價格了?”

湖廣魚米之鄉,地理氣候得天獨厚,曆史上在明末清初之後,湖廣便正式成為了最大的產量地。

在清朝初期,說上一句湖廣熟,天下足,亦絲毫不為過。

在陝西普通的鄉裡自然是不會有這個收獲,但是這裡是湖廣。

能收獲到這麼的糧食和銀錢原因很簡單。

糧食多是因為湖廣本就是魚米之鄉,糧食產量比起很多地方都要更高。

而且如今天下動蕩,各地的富戶士紳但凡是有勢力一些都會囤積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而白銀多的原因則更簡單,在明末地主鄉紳們得到了銀錢除去一部分用於奢侈生活的開銷之外,大部分的銀錢都是儲存起來。

更有甚者,他們會將金銀之類的東西熔鑄成大的比如冬瓜的模樣,用銀鑄造而成的冬瓜個個沉重非常,每個重達幾百斤重,可以有效防止小偷。

“果然是殺人放火金腰帶,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大哥你說的這句話當真沒錯。”

陳功此時喜笑顏開,心情大好,笑道。

“兩萬的白銀,兩萬石的糧食,天底下最賺錢的生意,終究還是這無本的買賣。”

陳望神色如常,並沒有和陳功一樣喜形於色。

權既在手,寰宇可驅,之所以能夠去做這無本的買賣,說到底還是手中的權柄。

楊嗣昌領兵轉去襄陽、鄭崇儉領兵轉入河南,如今整個鄖陽、漢中兩府都歸屬於他的統管之下,民政上的事情他管不了,但是軍事之上大小的諸事都皆在他的一念之中。

雖說那些平民百姓的手裡沒有多少的錢財,但到底他們人數眾多,聚少成多,恐怕不比單從這些富戶士紳的手中搜刮出的糧草金銀要少。

“無本的買賣是好做,但是終究不是正途。”

陳望很是清醒,並沒有因此而喪失理智。

曆史上的張獻忠、李自成、左良玉等人便是前車之鑒。

前期大量的搜刮錢財,致使其擁有了大量的啟動的資金,得以發展壯大,扶搖直上。

但是隨著積蓄搜刮而來的金銀逐漸用儘,內中的弊病也就逐漸的暴露了出來,最終整個勢力因此受到影響,開始不斷的崩解。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哪怕坐擁金山銀山,若無進項終有一日也會走到山窮水儘之時。”

“扣下這個季度作為軍費的銀錢,其餘的銀錢糧草全部運回漢中府內,漢中府的發展決計不能停下。”

“漢中府內部讓王元康按照原定的計劃繼續挖掘深井,修建水壩、水車以及蓄水塘等水力工程。”

明年便是崇禎十三年,一場比起十二年還要嚴重的旱災將會席卷大半個漢中府境內,乾旱將會導致漢中發生大規模的饑荒。

漢水一些小一些的支流甚至都為之而斷流,隻有漢水兩岸土地受到的影響較小。

要想將受災的情況降低最小,隻有興修水利,提前做好準備。

隻要渡過了崇禎十三年的旱災之後,此後百年之內便一直沒有再被旱情所困擾,後續也隻是遭受水澇的威脅。

而興修水利不僅僅可以解決旱情的問題,也能夠降低水澇影響,一舉而兩得。

“大哥放心,漢中府內的事情我都督促著的。”

陳功麵色微肅,對於陳望吩咐下來的事情,他從來都是堅定不移的去執行。

陳望微微頷首,心神也放鬆下來不少。

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十三年的旱情對於他掌握的地帶起不了多少的影響。

不過對於普通的百姓民眾來說,仍然是一場災難。

但是這對於陳望來說卻是一場機遇,一場將這些災民難民全都吸納入內的機遇。

今年河南的災荒,有大量的河南的災民湧入了鄖襄境內,其中有不少通過鄖陽府也進入了漢中府的境內。

這些從河南流入漢中府內的災民,有很多都被杜武剛留在了興安千戶所內,杜武剛做的這些事情自然也是陳望的授意。

興安守禦千戶所因為吸納了那些無主的田地,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地廣人少,很多的田畝無人耕種。

“鄖陽北部的事情很快就會傳到楊嗣昌的耳中,他讓我統管漢中、鄖陽兩地,如今鄖陽北部生亂,我必然要提兵北上給出一個交代。”

“我領兵北上的時候,你領兵繼續留守在興安,替我掌控漢中府內一衛兩所。”

對於未來的發展,陳望早在南下之時便已經是籌劃好了一切。

“南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如今的情況和曆史上原本進程已經出現了較大的分歧。

張獻忠沒有攻破白土關,也沒有進入到興安境內,所以他進入四川路線因此變長,進度比起曆史上要落後不少。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合兵進入四川之後,不久便分道揚鑣。

張獻忠帶領精銳嫡係兵馬繞巫山、過奉節、經由雲陽直馳夔州府西部。

川東此時因為接連被楊嗣昌抽調兵力,兵力空虛不足。

張獻忠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擊破川兵的布防,川東的軍兵隻能是保守大城堅守不出。

而羅汝才則是抓住了空襲,帶領兵馬通過了沒有設防的巫山以東,直奔荊州府的巴東而去。

楊嗣昌早先命令邵捷春阻止流寇東入荊州府,但是邵捷春為守川東,卻並沒有奉令。

當時依照朝廷法令,丟失城池,巡撫就要獲罪。

楊嗣昌的計劃是主動讓賊兵進入四川,以四川為牢,鉗製流寇。

這對於楊嗣昌來說確實有利,但是對於在邵捷春看來,這個四川巡撫來說,一旦流寇連破城池,造成殺戮,他這個新上任的四川巡撫便要因此丟官去職。

邵捷春不聽號令直接導致了羅汝才轉道進入荊州府內。

此時的荊州府中,明軍隻剩下了楊世恩、羅安邦兩營剛過四千的兵馬。

這些都是十一月上旬從南方送來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