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威懾(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052 字 1個月前

青山關位於北直隸永平府的北部,距三屯營有百裡之遙,就在陳新甲所領的勤王軍的東北麵。

清軍是從三屯營的東南,遷安的西北,中間的地帶潛越而過。

楊國柱領兵駐防在遷安,先後兩次戰敗了清軍的前鋒。

當時清軍的前鋒走的是遷安的東南方,意欲往冷口靠近,所以楊國柱後續的重點也都放在了東麵和南麵,並沒有將太多的注意放在西北方。

等到楊國柱收到夜不收的探報,聽聞清軍的前鋒從西北方疾馳而過之時,一切都已經是為時已晚。

青山關淪陷,陳國威丟關逃竄,清軍的主力的行動極為迅速,在第一時間直奔青山關而去。

八萬多清軍裹挾著三十餘萬被擄掠的百姓,浩浩蕩蕩向著青山關而去。

清軍將擄掠的百姓還有輜重放於前軍和中軍中央的位置保護,遍布遊騎在外,分兵五陣,其中四陣列於兩翼,最後一陣斷後,緩緩而行。

楊國柱連戰兩場,雖然都勝,但是自身麾下的軍兵傷亡也不小,因此也不敢主動出擊,隻是派遣塘馬快馬加鞭飛報此時正屯駐與永安府府城的孫傳庭,還有駐防於薊州鎮舊地的陳新甲所部。

此時的陳新甲心中怒火絲毫不比孫傳庭要差多少。

“天羅地網,竟遭此等貪生怕死之徒所壞!”

陳新甲目眥欲裂,發上指冠,因為憤怒,他的身軀甚至都在顫抖。

“陳國威,陳國威,你萬死不足惜!萬死不足惜!!!”

陳新甲心如刀割,隻恨不得將陳國威千刀萬剮。

但是陳國威棄關而逃後,也知曉他自己罪責沉重,因此並沒有敢往薊州鎮來,撤軍隻撤到了灤河的附近便停了下來。

而且陳國威到底是一鎮的總兵,就算再如何,要處置也要等到戰後論罪再行處置,現在他能夠做的最多就是派人先將陳國威控製起來。

但眼下的情況,陳新甲雖然憤怒,卻是不敢真的派人將陳國威控製起來。

畢竟陳國威手底下還有四千多的兵馬,這些兵馬大多都是陳國威的嫡係兵馬,真的拿下了陳國威,指不定要鬨出什麼亂子來。

萬一陳國威心生他意,真激起兵變來,隻怕是會使得時局更加的混亂。

陳新甲很清楚自己的情況,他既不是薊遼總督,也沒有足夠的威望,能力不過是稀疏平常,僅僅是節製麾下的軍將都已經是精疲力竭了。

陳國威那邊,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哪怕是心中恨不能現在就殺陳國威而後快,但在最後還是隻能發一道責令其戴罪立功的軍令下去。

不夠陳新甲已經下定了決心,等到戰後回朝,必定動用手中的權柄將陳國威定罪斬首,以正國法,泄其心頭之恨。

“唉……我對不住閣部啊……”

陳新甲低眉垂目,長歎了一聲。

眼見著局勢頃刻之間惡化,他卻是毫無辦法,隻覺得對不起提拔看重著他的楊嗣昌。

清軍主力此刻正向青山關蜂擁而去,他麾下兵馬隻有將近三萬,其中步兵占多數,以步對騎實屬不智。

臨行之前楊嗣昌向他要求,出兵作戰時一定是慎之又慎,儘可能的保存兵力,除非遇到良機,否則便不要擅出。

若是陳國威堅守青山關,那麼領兵馳援青山關,陳新甲自然會做。

但是現在青山關已丟,清軍主力蜂擁而來,清軍占據著青山關周圍險要的地勢,這樣的情況在孤軍出擊實屬不智。

孫傳庭所在的永平府府城到青山關,距離超過三百裡,到遷安也有九十裡,到達青山關附近怎麼也要五六日的時間。

現在他能夠做的,其實也隻有等待後續的戰機,等到孫傳庭領兵前來,和孫傳庭合兵一處,才有和清軍對持的資本。

“各營將校已至帳外,是否按照原定計劃召開軍議?”

就在陳新甲愁眉不展之際,守衛在帳外的親衛走了進來,向著陳新甲稟報道。

“請進來吧。”

陳新甲有氣無力的揮了揮手。

雖然是要等,但是也不是就在原地空等。

陳新甲並非不懂軍事,在宣大任上時,也曾經跟著軍隊打過仗,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書生。

清軍主力的行進路線他大致已經是估算了出來。

他現在所在的駐地,離青山關大約有百裡左右的路程,中間還隔著一條灤河。

清軍主力的目標是青山關,在中部地帶,孫傳庭帶領的秦兵主力則是在清軍的東南方,而他帶領的部隊則是在清軍的西北方。

優勢在於兩麵合圍,但是劣勢也在於兩麵合圍。

兩麵合圍確實可以讓敵軍首尾難顧,顧此失彼。

但是也有可能被各個擊破,逐一打敗。

薩爾滸之戰失敗的一大原因,便是因為兵分四路,致使兵力分散,而後被建奴集中重兵各個擊破。

因此必須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既可以威脅到清軍,又不至於太過於靠前而露出太多的破綻。

紛亂的腳步聲自帳外傳來,陳新甲支起了身軀,神色也隨之慢慢的恢複了平常。

身為主帥,需要保持著鎮靜,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也需要保持平靜,因為主帥的一舉一動很多時候都能影響到全軍上下。

守衛在帳外的親衛掀開了垂下的帳簾,兩名身穿著魚鱗胸甲,罩袍束帶,身穿著勁裝的武官一左一右幾乎在同時邁步踏入帳中。

而後一眾將校皆是跟隨著兩人從帳外一起魚貫而入,入賬之後,兩名武官一左一右站定,其餘的將校則是跟隨著其一起分立於帳中的兩側。

站在左側首位的將校,身形頗為魁梧,蓄著一連絡腮胡,正是頗為魁梧,正是山西總兵虎大威。

賈莊一戰,虎大威麾下部眾損失慘重,不過後麵退到保定府之後也算是得了補充。

清軍在濟南撤退北上後,虎大威也收到命令,跟著劉宇亮北上。

因為杜文煥的戰死,大同鎮暫時沒有總兵統領,劉宇亮又是個不懂兵的,所以實際上大同鎮各營鎮的兵馬,都是虎大威和楊國柱在分理。

而後到了陳新甲的麾下,他們的職權也沒有改變多少。

楊國柱帶兵離開薊州鎮跟著孫傳庭往東南後,大同鎮現在實際上完全由為虎大威在統管,而且楊國柱留下的宣府鎮兵也隱隱以為虎大威為首。

宣府、山西、大同三鎮彼此臨近,實際上很多時候是競爭的關係,因此關係並不好。

但是賈莊一戰,三鎮聯手,浴血苦戰之後,三鎮之間彼此再無芥蒂,彼此之間親密了許多。

對於這種情況,陳新甲心知肚明,雖然麾下軍校彼此之間太過於和睦不好,但是眼下這樣的情況對於戰力無疑是有好的加成。

所以作為主帥陳新甲也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這也有好的一方麵,隻需要籠絡住虎大威,便可以收三鎮軍兵之心。

賈莊一戰,將宣府、大同、山西三鎮軍兵的真火已經是打了出來,也打出了他們的信心。

杜文煥久居邊陲,名望極高,他的的身死,激起了大同鎮上下軍兵的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