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崇禎十二年(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341 字 1個月前

崇禎十二年,正月初一。

新年伊始,濟南城內卻是一片死寂。

濃烈的血腥味彌漫著濟南城的街頭巷尾。

絕望的氣息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濟南城外,燈火通明。

清軍在濟南城西、南、北三麵下了明營。

火光星星點點布滿了濟南城的郊野,彙成了一片通明的燈海。

明營綿延一眼難儘,盈野的燈火連著天上的繁星,舉目望去,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天,哪個是地。

清軍大營,中軍帳內。

多爾袞神色冷然獨坐於首座之上,在他的旁側原本屬於嶽托的座位此時卻是空置。

不僅如此,除去嶽托缺席之外,營帳之中的將校數量也比當初在賈莊之外要少了近半數。

攻破濟南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但是清軍的軍帳之中氣氛沉悶並沒有多少的喜悅之氣,反而是壓抑的可怕。

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就在他們進入濟南的周邊不久,軍中突然有人生出了天花,而且迅速的蔓延了開來。

天花的爆發點首先出現在正紅旗,後麵又波及到了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還有鑲黃旗中。

軍中將校染病者頗多,甚至連嶽托都患上了天花。

疫病發現的還算是及時,多爾袞當機立斷,下令將染病者全部隔離,那些接觸者也被收納於獨立的營地之中,這才遏止住了天花的蔓延。

但就算是遏製住了蔓延,天花所造成的影響卻是長久和難以彌補的。

天花不同於其他的疫病,根本就沒有辦法治療,天花的致死率十之三四,也就是說起碼有三四成的人撐不過這一波疫病。

而就算是能夠活下來的很多也都會因為天花而殘疾,毀容都已經算是輕的後遺症了。

而且因為天花的出現,軍中的軍心也不可控製的出現了浮動,士氣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軍帳之中,滿洲旗主隻有多鐸一人,還有正黃旗的固山額真譚泰。

兩藍旗、兩紅旗的旗主都在各自的軍營之中沒有出營,疫病對於他們四旗的影響最大。

鑲黃旗的固山額真葉臣也不在列,天花也波及到了鑲黃旗的軍營之中。

濟南城外重兵雲集,兩黃旗的主力都在黃台吉的麾下,他們跟隨著黃台吉在邊鎮牽製遼東等鎮的營兵。

入口的兩黃旗軍兵較其他幾旗都要少的多。

蒙古八旗的旗主,隻有四人在場,分彆是正黃旗阿代、正白旗伊拜、鑲白旗蘇納、鑲藍旗扈什布。

其餘幾旗都在天花波及的範圍之中,或是需要戒嚴周邊情況有防務在身,因此也沒有前來。

多爾袞的目光從帳中眾人的身上一掃而過,能到的軍將基本都已經到了。

多爾袞正準備開口,但是他還沒有開口,坐下下首的譚泰這個時候卻是先行發問道。

“不知睿親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突然召集軍議?難道是有什麼軍情要務?”

譚泰背靠著坐椅,他的態度並不恭敬,語氣也頗為不客氣,他的目光直視著帶著幾分冷冽。

他是正黃旗的固山額真,也是黃台吉真正的親信,此番入口他的職責其實就作為黃台吉的眼睛。

雖然名義上多爾袞和嶽托兩人才是大將軍,擁有指揮權,但是譚泰擁有的話語權也並不遜色兩人多少。

這段時間軍中發生了很多的變故,這一次不知道為何天花竟然流入軍中,其中的細節讓譚泰感覺到有些奇怪。

就像是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操控著一切一樣。

更為奇怪的,天花隻在兩紅旗和兩藍旗之中蔓延,兩白旗卻不見多少患病的人,隻有蒙古正白旗受到的影響稍微重一些。

這自然是讓譚泰心中生出了彆樣的想法。

不過沒有證據的事情,終究是沒有辦法說出口。

譚泰直視著多爾袞,想要從多爾袞的臉上看出些許的端倪。

但是多爾袞的麵容仍舊如同往日一般並沒有多少的變化,根本看不出任何的異樣。

不過多鐸倒是變了顏色,轉頭向著譚泰怒目而視。

“此番升帳議事,我確實是有軍情要務要宣布。”

“還是一等一的軍情要務,否則我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升帳聚將。”

多爾袞忽略了譚泰的目光和不敬,他很清楚譚泰是黃台吉的親信。

多年以來他一直都很恭順,黃台吉因此也一直沒有動他,開罪譚泰得不償失。

而且多爾袞也很清楚,譚泰的態度為什麼是這樣。

其實……譚泰的懷疑……很合理……

“偵騎探報,大股明軍已過禹城,人數在兩萬上下,已離濟南城不到五十裡……”

多爾袞話音未落,軍帳之中一瞬間便升起了不小的喧嘩聲。

就是一副興師問罪模樣的譚泰此時也是臉色驟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睿親王當真不是在說笑?”

譚泰的臉色沉了下來,雖然是從多爾袞的口中親口聽到的消息,但是他還是有些不能相信。

賈莊一戰他們雖然未能竟全功,但是宣大軍已經被他們打的半殘,根本就沒有了多少的戰力,而且他們也收到了消息,宣大軍似乎已經退居二線,往保寧府方向撤退。

而關寧軍自臨清一戰後便龜縮在臨清城內不敢外出,他們已經留了偵騎在臨清徘徊,關寧軍若是出動,他們會搶先一步收到消息。

眼下關寧軍那邊根本沒有任何的動作,根本沒有任何出城的想法。

明國勤王軍大部分都朝著明國的京師北京彙聚,在濟南的附近隻剩下兩支明軍。

一支是當初馳援賈莊的陝西軍,在賈莊之戰後,他們順著山東省和北直隸的邊界一路往東,進入了德州,此前探查表明陝西軍約莫隻有一萬五千人左右。

不過戰力似乎很強,正藍旗的查蘇喀和色勒兩人領著五千餘人敗在了這支明國軍隊的手下,折了不少的人馬。

而另外一支,則是祖寬所領的關寧騎兵,祖寬的麾下約有四千餘人,他帶領是一支偏師。

譚泰之所以不敢相信的原因很簡單,孫傳庭所領的陝西軍和祖寬帶領的關寧騎兵,兩者就算是相加也不過兩萬人。

多爾袞說兩萬餘名明軍已過禹城往濟南奔來,那就說是說孫傳庭和祖寬合兵,一起南下?

如今在濟南,他們十數旗總數已經是超過了六萬人,三倍於明軍,明軍竟然也敢出戰?

孫傳庭的名字,譚泰聽過,他敢出戰,譚泰可以理解,畢竟孫傳庭一路來幾乎都是勝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