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炮擊(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345 字 1個月前

清軍大陣,查蘇喀騎乘在白馬之上,冷冷的望著自三麵緩緩壓來的明軍軍陣。

明軍的軍陣異常嚴整,尤其是主攻正麵的那支明軍,他們哪怕是在行進之時依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明軍壓迫而來中軍共分為兩陣,前陣和後陣,每陣約有千人。

他們排列著的陣型也十分的讓人費解,整個陣型拉的十分之長,排列成兩條寬闊的紅線緩步逼來,行進之間陣型隨著地麵的起伏呈現著不同的曲線。

前排的明軍手持著類似長槍一般怪模怪樣的武器,但是卻不是長槍,因為查蘇喀沒有看到映射出來的寒光。

而後排的明軍大多攜帶著長槍,他們在旗幟和鼓號之下,如同一片片移動的長矛森林。

在明軍的軍陣中間似乎還有不少的火炮,那些火炮的模樣頗怪,遠望看不真切,但是似乎是用三到四匹的馱馬拖拽著前行。

查蘇喀緊蹙著眉頭,左右兩翼壓迫而來的明軍步卒,看起來雖然也是明軍之中的精銳,但是卻並不古怪。

而眼前的這支明軍,卻是從上到下都透露著古怪……

他本世居寧古塔,先汗還在時,他就加入了軍中任官,幾乎參加對抗明國所有的大戰。

崇德初年,調入文館辦事,賜號巴克什。

巴克什,意有知識的文人,脫胎於漢語的博士,算的上是文武雙全。

若是領隊的是普通的隻知道拚殺的將領左領,查蘇喀曾經跟隨著黃台吉征戰沙場,還讀過不少的兵書。

他並沒有因為接連不斷獲取的勝利而盲目的自大,所以在第一時間他下達的命令是撤退,而並非是進攻。

隻可惜殿後的蒙古騎兵迅速的落敗,他想要撤退的計劃也因此付諸東流。

查蘇喀麵色冷冽,眼前這支的古怪的明軍不斷和渾河之戰的他所見到的那兩支軍隊融合。

從這支明軍的身上,他不僅看到了那支浙兵的影子,還看到了白杆兵的影子……

“那些尼堪有什麼好怕的,照我說,這些兵看起來厲害,內裡爛到根裡,一群樣子貨罷了。”

色勒輕蔑的笑了一聲,打斷了查蘇喀的思緒,他是統管著另外一個甲喇的甲喇章京。

相對於滿臉嚴肅,嚴陣以待的查蘇喀,他的神情顯得要輕鬆得多,甚至是不屑和輕蔑。

這些外表衣甲鮮亮,看起來威風凜凜的明軍,他們又不是沒有見過。

天聰三年的時候,他們打到那北京城下的時候就遇到過一支明軍,看起來氣勢洶洶,威風凜凜,結果隻是一個衝鋒,那支明軍便直接被他們打的丟盔棄甲。

聽說是明軍北京城內的什麼京營兵,那些繳獲的光鮮亮麗的盔甲甚至都是紙做的甲胃,根本沒有多少的防護力。

查蘇喀神色清冷,色勒的話隻是讓他的目光微微偏移了些許,心中卻並沒有泛起多少的波瀾。

這支遠道而來的明軍軍容鼎盛,軍陣嚴整,尤其是那支正麵壓迫而來的明軍。

兩千餘人的軍陣行進之時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行進近百步才整隊一次,行進之時陣列整齊,恍若滾滾而來的浪潮一般。

什麼都能騙人,但是那撲麵而來的殺伐之氣卻是騙不了人。

前方的那支明軍,絕非是什麼金玉其外,敗絮之中樣子貨。

“蒙古人騎戰的本事你不是不知曉,我留下了八百多人殿後,明軍的先鋒騎兵隻是一個衝鋒便將騎陣都衝散了開來。”

“這支明軍明顯不對,有自信是好事,但是驕傲卻不行,明國有一句古話說的很對——驕兵必敗。”

查蘇喀眼神微凜,銳利的目光從周圍的一眾將校一掃而過,聲音清冷的可怕,宛如冰川縫隙之中流淌的冰泉。

“接戰之時,所有人須得打起十二分之精神,嚴陣對待。”

“傳我將令,輕敵致敗者、不尊號令者,無論出身、官職,立斬!”

色勒收斂了笑容,一眾原本神色不屑的將校也是麵色微凝。

查蘇喀的軍令下達,包括色勒在內,一眾將校皆是齊聲應喳。

色勒雖然和查蘇喀一樣都是甲喇章京,都是參領,但是這一次南下,旗主指定了是讓查蘇喀領軍。

平時的時候兩人平級,可以平等交流。

但是戰陣之上,隻要查蘇喀舉起了令旗,下了軍令,他就是一軍的主將。

清軍之中等級森嚴,比起同時期任何一支軍隊都要嚴苛,而也正因為如此,清軍的戰力也極為恐怖。

甚至能夠在四散劫掠之後,帶著掠奪到金銀財物、牲畜人口,按照既定的時間重新完成集結,不掉隊,也不遲到。

甚至在潰敗之後,重新跑回後方之中聚集起來。

這對於一般的軍隊來說,幾乎就是天方夜譚。

在同時期的歐洲,他們之間的交戰之中,也會派兵去往地方的地盤四出劫掠。

雖然製定各種各樣的反製措施,但還是有很多士兵趁機逃跑和溜走。

而潰敗之後,再想聚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清軍之所以能做到,一是因為其一直以來幾乎戰無不勝而造成的驕傲心態,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其基層的軍事製度。

黃台吉現在建立起來的清國,在很多地方學習明朝,表麵上看來是類似於明朝一般的封建帝國。

後來清國入主中原之後,說是清承明製,以致於後世很多時候,有些人將晚清的問題丟給明朝的製度。

認為正是因為清朝承襲了明朝太多的製度,才會造成近代中國的衰落。

但實際上,明清之間在本質上是天差地彆。

明朝是封建國家,而這個時候的清國,實際上卻是軍事氏族統帥下的半奴隸製結構。

八旗製度最初源於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

努爾哈赤時期的女真,還處於部族製。

在李成梁、李如鬆死後,遼東明軍開始變得衰落,原先身為其從屬的努爾哈赤抓住了這一絕佳的機會,趁機以七大恨起兵。

努爾哈赤花費了良久的時間,在遼東明軍最為孱弱之時,完成了對於各部氏族的統一,建立起了一個所謂的國家。

當時的後金,實際上也隻是是一個披著國家外皮的部落聯盟罷了,實際上極為散漫。

努爾哈赤以鐵血的手段,將其儘數納入了其麾下。

對於這些事情,黃台吉很清楚,不僅清楚表象,還清楚內應。

所以他上位以後,大量的提拔漢臣,便是為了改變這一境況。

在他的一番喬裝打扮之後,如今北麵的清國外表,正開始變得和以往中國一貫的中央集權政權相彷,也就是所謂的封建社會。

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徹底的取代明朝……

不過他們雖然無法取代明朝,但正是因為軍事氏族的性質和半奴隸製結構,所以戰力才如此的強悍。

查蘇喀眯起了雙目,不知道為何他總是有著一種不好的預感。

而這時,他也終於注意到了,明軍的這次整隊似乎是比起前幾次都要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