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欣欣向榮(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302 字 1個月前

一眾甲騎如同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陳望從遠方一路奔馳而來。

“恭迎總兵大人!”

還未至近前,道路之上一眾衛所軍官、大小官吏便已經是俯身下拜,齊聲參見。

“免禮。”

陳望沒有下馬,在眾人之前勒住了戰馬,輕輕抬了抬馬鞭。

“都起身吧。”

在往石泉來之前,他已經是派人通傳了王元康和唐世平兩人。

“這些逢迎承接之事往後不必在做了,有這份心不如放在衛所之中。”

陳望微微皺眉,目光從站在最前方的王元康還有唐世平的身上一掃而過。

他派人通傳王元康和唐世平兩個人的事情是讓他們整理文檔,他要了解這一年之中衛所之中的大致情況,以便於更好的計劃之後的安排。

陳望從不在意什麼排場席麵,這些排場迎接在他看來根本毫無作用,有這時間不如多做一點事情和工作。

“大人囑托下官必定謹記於心,下官這就讓眾人散去。”

看到陳望皺眉,王元康心中一凜,連忙低頭應是,命令眾人散去。

一眾衛所軍官和大小官吏聽聞命令當下也連忙告退。

頃刻之間,所城之外除了值守的兵丁之外,便隻剩下了王元康和唐世平兩人。

在陳望的示意之下,兩人也都乘上了馬匹彙入了隊伍之中。

望著散去的眾人,陳望這個時候也終於有了空閒來觀察修建好了的所城。

一路從石泉城過,陳望便看到了所城的大概情況。

在原定的規劃,漢中衛右千戶所大體是一個正方形。

每麵城牆長達三百步,城牆總周長達到三明裡。

還算成後世的單位,城牆的總周長差不多有近兩千米。

不過在最後修築的外城的時候,陳望修改了一下計劃,將原先的正方形改成了六邊形,將麵積再度拓寬了些許。

外圍的城牆按照棱堡的形製修建,同時仍然修築甕城、角樓、門樓,女牆、雉堞、馬道應有儘有。

牆高兩丈有餘,外包青磚,內灌桐油,極為牢固。

在城牆的外圍,還挖有一道深達三米,寬有六米的護城溝壕,而後又引漢水之水進入溝壕之中作為護城之河。

這也是為了最壞的情況去作的打算。

漢中府四麵環山,隻需要守住要道關隘便可以與外界隔絕,但是再嚴密的防守也保不準會有漏洞產生。

現在陳望基本上是將所有的家底都放在了這處所城之中,不容有失。

當初從金翅鵬、黑殺虎那裡繳獲而來的糧草河金銀基本都儲存在這出所城之中。

大部分軍兵的家卷也都被陳望陸續的遷移到了所城內,自然是要儘可能的加強防禦。

陳望審視著所城的外牆,城牆之上垛口之處隱隱可見值守軍兵的身形,垛口箭樓之間也可見黑洞洞的炮口與銃槍。

隻要城中守軍足夠,無論是誰想要攻下這裡,隻怕都要在其外留下數以萬計具屍體。

“先回官廳。”

陳望雷厲風行,簡單的檢閱了一下所城的修建情況,而後便再度驅策戰馬向著所城裡行去。

唐世平和王元康兩人自然沒有拒絕,一左一右跟隨在陳望的身後也一起進入了所城。

陳望領著一眾甲騎進入了所城之中,眾人都跟隨在他的身後。

陳望居於最前,穿著無疑也是最為矚目,當初在營建所城的時候,陳望到所內呆了許久,因此很快便被認了出來。

陳望騎乘在棗紅馬上,目光投向街道的兩側。

所城之中街道涇渭分明,乾淨整齊,大部分的建築都是新建,一眼望去儘顯朝氣。

城中各處很是乾淨整潔,沿街的建築店鋪頗多,來往的人流量也並不少,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陳望帶領著一眾甲騎行走在街道之上,不可謂不矚目。

陳望到臨的消息早已經是傳播開來,街道上的行人其實比平常要更多。

他們都是聽聞陳望要來而提前等待的,這倒不是王元康的安排,而是所城之中的軍戶想要見一見陳望這個大官。

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流民,被招做軍戶的時候,就從募軍官的口中聽聞了陳望的名字。

是陳望給了他們的一口飯吃,才使得他們沒有如同其他的流民一般餓死在荒野,凍死在深山。

陳望一路走過,目光所及之處沿途一眾軍民望皆是垂首行禮,鞠躬致意。

陳望沒有拿著總兵的架子露出疏離的姿態,而是手持著馬鞭,微笑著抱拳還禮。

街道兩側一眾軍戶行人見到陳望回禮,皆是受寵若驚,更加恭敬。

他們原先以為他們的這位總兵大人年少成名,位居高位,應當是盛氣淩人的磨樣。

卻不想見到本人看起來頗為溫和,謙虛有佳。

不過也沒有人因此心中露出輕視,陳望相貌英武,眉宇間凜凜有生氣,雖然舉止溫和有度,望之卻不由心中生畏。

陳望領著眾人順著街道一路向東,很快便看到了千戶官廳的所在。

千戶官廳占地頗大,從街道轉進,映入眼簾的是正門外側兩棵頗為高大的樹木。

兩顆樹木蒼勁挺拔,生機勃勃,枝繁葉茂,已然成材,顯然是移植而來的老樹,應當花費了不少的心力。

官廳的外側值守的軍兵目不斜視,倒是儘職儘責。

見到陳望到來,一眾軍兵皆是行禮致意。

陳望沒有下達指令,跟隨在身側的一眾親衛甲騎已經是各自整裝下馬。

十數人仍然跟隨在陳望在左右,其餘的人則是按刀執刃,分散而去,很快便接管了整個官廳內的防務。

得到了接管完畢的稟報之後,陳望這才向著官廳內部走去。

一進大門,迎麵便是一座長逾三仗,高達一丈有餘的照壁。

千戶官廳前衙後宅,大門、大堂、二堂、三堂皆在中軸線上,其他建築基本按照中軸線保持左右對稱分布。

官廳內部又有幾處單獨的樓閣,分彆是正副千戶,鎮撫,還有令吏房的吏員辦事所在。

陳望走進大堂,大堂為五間七架,布置頗有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