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深謀(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500 字 1個月前

崇禎九年,七月十八日。

平旦之時,洪承疇已經是領兵拔營,祖寬、賀人龍、曹變蛟等將領著上萬名騎兵浩浩蕩蕩向著北方一路急行而去。

延安府現在隻有曹文詔和甘肅總兵柳紹宗兩部兵馬在和李自成對峙,所以哪怕是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勝,洪承疇也沒有徹底放鬆下來。

李自成不除,整個陝西就得不到安寧。

洪承疇領兵匆匆離去之後,留下來的所有兵馬節製權自然就重新回到了孫傳庭的手中。

陳望還沒有來得及去覲見孫傳庭,便先收到了孫傳庭召見他的軍令。

孫傳庭沒有移營,中軍帳仍然在北山的山腰之上。

陳望從山下的臨時營地一路走了上去,此時整個北山山腰營地之中沒有多少的人氣,隻有些許守營的軍兵,直到走到了中軍的位置,路上的軍兵才逐漸的多了起來。

大部分的軍兵都被派出去清掃戰場了,黑水峪一戰,多達上萬人死難,屍體堆積如山。

光是打掃戰場,處理屍體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而且還要分離一部分的軍兵去看押俘虜,留在軍營之中的軍兵自然就更少了。

闖軍一共四萬多的人馬,死傷者頗多、逃走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都是丟下了武器,選擇了投降。

這些俘虜如今都被安置在黑水峪東山的一處穀地,由遊擊李應科領兵看守。

走到帳前的時候,陳望遇到了千公雞張二和一鬥穀黃龍。

之前指認高迎祥屍首的時候,陳望見過兩人一麵,因此也記住了兩人的相貌。

孫傳庭給兩人一人留了一千餘名軍兵,讓他們各自獨領一營。

不過現在他們麾下的軍兵兵器甲胃自然都是被全部收繳,暫時安置在臨時營地之中,也派了專人監視。

但是和洪承疇收納高傑一樣,孫傳庭也將兩人收入麾下聽差。

兩人見到陳望臉色皆是一變,而後連忙走到道路的旁側跪地見禮。

他們兩人選擇反正雖然有功,但是孫傳庭給他們許的也隻是遊擊罷了。

陳望本就是漢中府的參將,此番陣斬高迎祥之後,入了上麵的青眼,隻怕是日後將會平步青雲。

陳望的目光從兩人身上一掠而過,點了點頭算是見禮。

曆史上這兩人從高迎祥死後便沒有再出現過史書之中,並非是什麼重要的人物。

多半死在了不斷進剿的路上。

不過……

陳望已經走過了兩人所在的位置,但是卻是放緩了腳步。

這兩人和高傑一樣,已經是徹底的站在了流寇的對立麵。

高傑給李自成戴了一頂帽子,隻能跟著明軍一條路走到黑。

而千公雞張二和一鬥穀黃龍兩人卻是出賣了高迎祥,眼下七十二營的營首恐怕沒有人不想殺之而後快。

無論是真想為高迎祥報仇的,還是想要借助二人的人頭來豎立威望的。

這兩人也隻能是跟著明軍一條路走到黑了,絕不可能再投身於流寇的隊伍之中。

兩人名聲極差,又出身於流寇,日後倒是可以利用他們做一些臟活累活……

心中有了定計,陳望也正好走到了中軍帳外。

帳外孫傳庭的親衛似乎看到他來的時候就已經先行稟報了,所以直接便掀開了帳簾。

陳望低下頭,略微平複了一下心境,而後便邁步走入了大帳之中。

“卑職陳望,叩見軍門。”

陳望垂首下拜,雖然看起來孫傳庭沒有洪承疇那般看重形式,但是該有的禮節陳望還是都做足了。

“陳參將免禮,我治軍從來不重繁文縟節,平常見禮無需下拜。”

孫傳庭的聲音從上首傳來。

“入座吧。”

陳望應了一聲,站起了身來順著孫傳庭手所指的方向,坐在了座椅上。

“你先等我稍許時刻。”

孫傳庭俯於桉前,似乎正在批複著什麼事情,在他的桌麵之上擺放著厚厚的數疊文書。

聽了孫傳庭的話,陳望自然不會出言打擾,反正現在很多事都並不急於一時。

往昔站崗守衛一站便是一整天,現在等一等對於陳望來說自然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陳望並沒有等待很久,在半刻鐘之後,孫傳庭便從一堆文書之中抬起了頭來。

“西安四衛積弊嚴重,這些都是關於四衛的文書。”

孫傳庭放下了手中的毛筆,歎了一口氣。

“現在的西安四衛根本沒有辦法作為西安屏障,西安四衛緊鄰省城尚且如此,其餘地方恐怕隻會更加糟糕……”

遍地皆寇,而問兵無兵,問餉無餉。

這是孫傳庭上任陝西巡撫之後所遭遇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最為緊要的問題。

無兵便征兵,孫傳庭上任第一件事,便是選拔秦地各地衛所軍營之中的精銳敢戰之士,收入督標營內充為戰兵。

但是無餉卻沒有辦法憑空變出餉來,每年征收的賦稅自有定數。

不過孫傳庭當時在殿前奏對之時便已經是有了方略,他成功得到了崇禎的允許,得到了自主籌餉的特權。

這也是為什麼孫傳庭在任陝西巡撫期間,屢勝流寇,幾乎肅清整個陝西的原因。

正是因為有了自主籌餉的特權,孫傳庭麾下的營兵幾乎都是足額發放餉銀,幾無克扣,因而人人敢戰,將校用命。

曆史上的孫傳庭,在擊敗了高迎祥之後,便開始著手整頓陝西省內各項的弊病。

孫傳庭第一件施行的政策,是重整衛所,清屯增課、通糶惠民。

簡單來說就是重新整頓衛所,查田、清田。

第一個整頓便是西安府內的前後左右四衛。

現在的孫傳庭,恐怕也是準備開始清除弊病。

身為巡撫,孫傳庭有管理陝西省內各處衛所的權力。

上任之後不久孫傳庭就查清了大部分的事情,清楚了衛所的弊病所在。

原先的衛所屯田在各地早已經是成為了空名,原先“照軍給地,以地養軍”的製度早已經徹底崩壞。

各衛各軍原來的屯地,大多被兼並,亦或因兌食軍糧而欺隱田地。

衛軍貧苦,軍士淒慘,就是軍將也少有富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