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蝴蝶翅膀(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8911 字 1個月前

嘉靖二十五年四月,令沿邊各縣揀選民兵,大縣五百人,中縣三百人,小縣兩百人,專令防護城池。

萬曆二十三年科臣耿隨龍請複民壯舊製,大州縣設兩百名,次者一百五十名,小者一百人。

而現如今隨著各地的動蕩不休,民兵的規模也不斷的在擴大。

如今內地動蕩地區的民兵已經是要比嘉靖年間的沿邊民兵更多了,一些動蕩地方大縣民兵甚至能達七八百人,中縣也有四五百人,小縣也有兩三百人。

這些民兵閒時耕種,戰時作戰,日常之間都有訓練,和衛軍其實很相似。

但是和衛軍不同的是,他們都是民戶,大部分都是良家子弟。

在保護鄉土、護佑家卷的想法之下,他們的戰鬥意誌比起衛軍要強得多。

“調動民兵,動員壯丁這些權力都是屬於州縣的主官。”

周遇懋強忍住發問的衝動,壓下了心中的疑惑。

現在陳望是漢中參將,他的直屬上官,以後他要長期在陳望麾下任職。

周遇懋很清楚,上官沒有說明的事情,他也不應該去多問。

“兩城人口約有十萬餘人,其中青壯人數並不算少,如果募集民壯協助守城,臨時募集數萬人應當不是問題。”

周遇懋雖然不知道兩城具體的人口,但是他好歹也當了將近兩年的漢中遊擊,對於興安和洵陽還算是有一些了解。

明末文貴武輕,身為營將一般情況之下隻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

周遇懋作為漢中遊擊之所以能夠調動漢中的衛軍和民兵,是因為他得到了洪承疇下放的權力。

但是權力僅限於調兵,衛軍和民兵實際上的管理權並不屬於周遇懋。

陳望眉毛微挑,他確實是忘了這一件事。

“正月,闖賊攻破開封府密縣,河南府登州,南下汝州,魯陽關於上月已被攻破,流寇大部已經越關大舉侵入了南陽府。”

“東麵傳來的消息,高迎祥、張獻忠兩部已經於南陽府會和。”

陳望沒有移開放在周遇懋身上的目光,繼續道。

“流寇諸部數十萬人於南陽合營,探馬回報,流寇旗幟盈野,連營百裡難望儘頭,不可勝數。”

周遇懋神色凝重,身形微晃,眼眸之中閃過了一絲恐懼。

南陽府南就是襄陽府,而一旦進入了襄陽府後便隻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往南,一條往西,東麵的路都不通。

襄陽府西為勳陽府、東與德安府接壤,但是中間被險峻的山嶺所阻擋,大軍想要行進過去無疑是癡人說夢。

而往南的話,必須要攻陷襄陽城。

但是襄陽城豈是那麼容易陷落的城池?

昔日蒙古南侵之時,以重兵圍攻襄陽,卻是寸步難進。

直到五年以後,襄陽苦於後無援兵,內無糧草,守將最終選擇了出城投降,襄陽城才最終陷落。

往東不行,往南的道路也被斷絕,往北就更不可能了。

北麵是流寇過來的方向,後麵必然是大批的追兵。

那麼流寇進軍的路線實際上隻剩下了一條——往西。

從南陽府、襄陽府到勳陽府,然後繼續向西,他們的目的地是漢中府,他們想要再一次返回陝西!

周遇懋神色變換,難看至極,重新坐下的時候甚至差一點就因為沒有坐穩而倒在地上。

堂中列坐的一眾將校都是千總,眾人都看到了周遇懋的窘態,但是沒有任何人嘲笑周遇懋,因為這一件事也如同大山一般壓在所有人的心中。

“周遊擊鎮守漢中對於漢中較為熟悉,洵陽、興安募集民壯守城一事就由你前去接洽。”

陳望微一思索,決定將這件事情交給周遇懋來處理。

周遇懋作為漢中遊擊在漢中府許久,在東部進剿也有半年多的時間,已經是和興安等州縣的主官熟識。

既然原來關係還算是融洽,那就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動。

傳達完了軍令之後,陳望簡單的分配了一下防務的問題,便解散了會議。

周遇懋和興安、洵陽兩城的主官接洽民壯民兵一事,同時領兵移營暫時守衛洵陽。

陳望暫時並不太想和這些地方的主官有太多和太過密切的交集。

要是關係良好,那些地方主官也為他帶不來多少的好處,反而還有可能引起不好的猜疑。

要是關係不好,得罪了那些地方的主官,到時候彈劾的奏章遞交上去,雖然不會造成什麼實質的影響,但是難免會因此受到責罰。

現在陳望隻想儘可能不引起注意洪承疇的注意力,讓洪承疇的視線暫時轉向他處。

當初跟在曹文詔的麾下的時候,軍中缺糧向周邊郡縣要求供給,當地的主官不但不給供給,反而下令開炮攻擊,不然曹文詔領軍靠近。

而且他也不願意卑躬屈膝去做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這一路來,陳望領兵所有經過的州縣都是統一的緊閉大門,拒絕入內。

甚至就是要花錢想要購買一些蔬菜食物,這樣合理的要求都被拒絕了幾次。

雖然陳望清楚這些事情不能全部怪這些地方的文官,畢竟很多明末之後地方軍隊軍紀多敗壞。

很多地方傳言:賊過如梳,兵過如篦。

所謂的梳就是梳子,梳子的齒間距稍寬是用來梳理整理頭發。

而篦(bi)則是專門用來清除頭發中蟣虱的梳發工具,齒密。

賊過如梳,兵過如篦的意思就是說,賊寇掠民如同用梳一子梳過,過後還有幸存和剩餘。

官兵掠民如同用竹篦篦過,過後搶劫一空,官兵害民比盜賊更甚。

但是……

這一切又能全部怪那些官兵嗎?

崇禎七年,鄖鎮主客官兵均無餉可食,同時陝撫練國事也以無餉告急。

安慶的駐防軍,苦於將吏駿削,皆有離心,最終崇禎八年時流寇來犯,尚未和流寇接戰,已經是一哄而散。

如果朝廷的不拖欠軍餉,如果將校不克扣盤剝,如果不是被壓迫著,他們怎麼會一步步變成惡鬼,

大部分普通的軍兵,他們衣難蔽體,食不果腹,窮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