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陷阱(1 / 2)

風起明末 羅小明 9732 字 1個月前

符離橋北,曠野之上,明軍甲兵高喝著威武,恍若潮水一般再度向著橫戈在橋頭的萬民軍大營覆壓了而去。

明軍大陣中,頭纏著紅巾,赤裸著上身的明軍力士揮動鼓槌奮力的敲擊著戰鼓。

雷鳴般的震響聲在天地間響徹,終於是徹底壓倒了萬民軍軍中的短號聲。

萬民軍最後一道防線終於崩潰了……

虎大威渾身浴血,衣甲侵透,手持著長槍立於血潭之中。

數日的苦戰,到此時終於得勝。

他的心中並沒有絲毫得勝的喜悅,相反心中卻是一片冷然。

勝利,隻是不過是暫時的勝利罷了……

從崇禎三年冬至今時,在這長達近十年的時光之中,天下似乎一刻都沒有安定過,他也沒有一刻停息過。

南征北討,萬裡轉戰,一路上所見所聞,讓他逐漸的麻木。

但是北麵的烽火卻似乎永遠都不會熄滅,而南國的叛亂也終究無休。

戰場之上,屍橫遍野。

虎大威舉目向前望去,濉河向東,赤紅的河水滾滾東流,視野之中儘是血紅之色。

他們贏下了難得的勝利,但是卻沒有人慶祝,也沒有人歡呼。

所有的人都是低垂著頭。

河風吹來,風聲之中夾雜的,卻是細微的哭泣聲。

每場戰事的結束,都代表著一場場的生死離彆。

望著飄滿著浮屍的濉河河水,一股源自於心底身處的疲憊,開始在虎大威的身軀之中蔓延了開來。

天下早已經是變得麵目全非。

北方的草原已經易主。

漠南諸部的蒙古人,竟然低下了他們的頭顱,甘願淪為他人的奴仆。

明明還有餘力,明明隻是敗了幾陣,明明還能繼續打下去。

先輩的驕傲,全都被他們拋在了腦海。

長生天似乎已經不再眷顧蒙古。

而現在中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到處都是天災人禍,一路而來,入目之處皆是荒涼和瘡痍。

到處都是因為缺水而龜裂的土地,到處都是因為饑餓而死去的災民,到處都是揭竿而起的流民。

天命似乎也不再眷顧大明。

關內的叛逆越剿卻是越多,動蕩一日比一日更為沉重。

百姓從賊,皆因饑餓。

不解決饑餓的問題,再如何的進剿,再如何的征發,都沒有辦法解決眼下的問題。

虎大威有些恍惚,他感覺自己在這裡浴血奮戰,根本就是毫無作用。

從征近十年來,他殺了不知道的流寇,殺了不知道的寇首,但是都沒有任何的用處。

戰亂直到如今仍然沒有平息,反而是愈演愈烈。

原來在砍殺那些流寇的時候,虎大威並沒有過絲毫的動搖。

流寇四處流竄,使得生靈塗炭,到處劫掠,荼毒萬裡,他們該死。

但是萬民軍和流寇不同,他們不會裹挾百姓,他們所過的地區,村莊完好,百姓無恙,他們隻針對那些富戶地主。

知道更深層的原因之後,虎大威不由自主的產生動搖。

所謂的萬民軍,最初的時候不過是一群活不下去的饑民。

馬蹄聲響,拉回了虎大威已經飛到了天際的思緒。

虎大威下意識的轉過了頭,循聲望去。

視野之中令騎飛馳而來,帶來的中軍下發的命令。

“督撫軍令,兵進宿州,軍情如火,請立解宿州之圍!”

虎大威握緊了手中長槍,儘力支撐著自己疲憊的身軀,舉目向著身側望去。

身側,那些跟隨著他一路轉戰的家丁們,也同樣是疲憊不堪,他們的眼眸之中充斥著的是濃濃的倦意。

虎大威張了張嘴,想要為麾下的軍將們求的一些喘息的時間,但是令騎手中蓋著猩紅大印的軍令,卻是讓他張不開口。

虎大威的神色變幻了數番之後,最終還是低下了頭顱。

他鬆開了緊握著長槍,雙手抱拳,低著頭,沙啞著聲音。

“遵令……”

虎大威握著軍令,輕飄飄的軍令在他的手中,卻是猶如千鈞一般。

傳令的令騎已經遠去,周圍幸存的兵將也都是緩緩的靠攏了過來。

虎大威環顧著四周一眾滿身血汙的軍將,心中有的隻是沉悶。

虎大威重新握住了身側的長槍,咬緊了牙關,下達軍令。

“過橋……”

……

“官兵正在過橋。”

宿州城北城城樓之上,李岩舉著千裡鏡,將所有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前線發回的急報,早已經被他所看在眼中。

李岩緩緩的放下了手中的千裡鏡。

他手中的千裡鏡,是鄭州之戰繳獲而來,他還有一架可以看到更遠位置的千裡鏡,不過需要架設起來,原先是屬於河南巡撫李仙鳳的物品。

李岩此時身穿著明軍將校的盔甲,鞓帶佩劍,城牆之上一眾萬民軍的軍兵也都是穿著明軍的軍服,不斷的在城牆之上遊離。

城牆之上,還有大量的民夫打扮的人在不斷搬運著軍械。

假做真來真亦假,真作假來假亦真。

在鄭州之戰從官兵的手中繳獲了千裡鏡之後,知曉了明軍擁有著遠程觀測的手段,李岩自然是將細節抓到了極點。

李岩想要的,就是明軍仍然認為宿州城,還在他們的控製之下。

“一切都按照原來的計劃實行,讓各營放開了打,全力阻擾官兵南下。”

得到了軍令的傳令兵高聲應了一聲後,轉身又匆匆的向著城樓下走去。

宿州城,其實早已經是被萬民軍所攻破,不過這個消息卻是並沒有傳揚出去。

三十萬大軍,足夠將一座州城圍得的水泄不通,滴水不漏。

饒是曆經了無數的風雨,經曆了無數的戰陣,但是現在李岩卻還是沒有辦法平靜下來的自己心情。

計劃順利到他有些難以置信,北路的明軍一頭紮進了他布下的包圍網中!

李岩握緊了身前的欄杆,遙望著遠處正在緩緩向南移動的大隊明軍。

從一開始,李岩的主要的目標,其實就並非是鳳陽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