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這裡救援及時,災後工作也在同步,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震後的疫病防治工作是重點,宋禦醫也跟著忙上忙下,各處救災點有免費的湯藥和粥飯供應,前來領用的百姓個個感恩戴德。
沈慎出來巡查的時候就看見好些百姓對著清竹居住的方向下跪謝恩,小林輕聲道“發生地動,從來未見有貴人願意救助百姓,將軍大人的恩義大家都會銘記在心!”
沈慎沉默不言,從地動發生到現在,清竹的應對和處理都讓他震撼,說句心裡話,沈慎也是個自視甚高的人,他願意輔佐清竹是為了證明自己,可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雖然不至於讓他輕視女性,可要說覺得女人有多厲害,那也不見得。
清竹走到現在,在沈慎眼裡也就類同於男子,假如地位調換,這些沈慎未必不能做到,這不是說沈慎有反心,而是對自己能力的自信。
可是這次的地動,沈慎不得不承認,自己比不上清竹,不管是對地動的認知,和那快速的反應能力,以及後續的處置,他做不到清竹這麼好。
當地動發生的瞬間,他內心是相當驚慌的,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天譴!當他接到清竹集合命令,以為會看見一張驚慌失措的臉,會焦急的詢問他們應該怎麼辦,可是清竹比誰都鎮定。
她的府裡還是那麼井井有條,侍人和護衛在搭建帳篷,瞅準時機從屋裡弄些用品出來,豆蔻還在笑罵一個從屋子裡拿首飾包袱的侍女,說她要錢不要命,讓她趕緊去熬薑湯!
等到大家聚集在她的帳篷裡,她一句話就把這件事給定了性,這是正常的,是扶桑這個地方一直會遇到的,或許以後我們還會遇到,所以大家不用擔心,為了佐證,她還把小林叫了過來。
此時地動還在繼續,她幾乎是在地動的瞬間就把這件事的處理步驟給定下了!還預料到了他們的情緒,這是多麼敏銳的反應能力,多麼強大的處事手腕。沈慎覺得,自己做不到。
整個新年都在進行災後重建,因為有了快速的應對,百姓們恢複力也是很強的,毀掉的房屋開始重建,死去的人也紛紛安葬,為了防止疫病,免費藥物在發放,捕鼠小隊也在行動。
清竹發現她的屬下現在看她的眼光好像不同了,原本他們也敬重她,現在似乎帶上了發自內心的崇敬,難道是她的感覺錯了?
杜副城主等人和沈慎的感覺大同小異,他們不約而同的發現,清竹確實有君王的潛質,哪怕她現在隻掌握了這麼小的地盤,但是她的思想,她的行為已經是個君王,跟著她,他們將會見證一個偉大王朝的建立。
有了這個念頭,怎麼能不讓這些人心裡火熱,他們自然會更加擁護清竹。
清竹讓小林整理的那份地動逃生手冊,最後以圖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就是告訴民眾,地動的瞬間大家應該注意些什麼,然後如何逃生。
刻了雕版印刷出來,從上到下發放下去,這份資料成了最早應對地震自然災害的逃生手冊,這份雕版在幾百年後已經成了珍貴的文物。
天氣將將回暖的時候,清竹地盤上受災的痕跡已經不見了,老百姓們重新開始了生活,清竹在百姓中的威望卻達到了新的高峰。
眼見的結果就是報名參軍的人越來越多,彌生家的兵清竹沒有留下多少,大多數都遣散回去務農捕魚,老弱病殘的清竹看不上,濫竽充數,自大不馴的清竹不需要。所以清竹手裡的兵其實並未發展多少。
這次救災清竹就把士兵派了出去,這是上輩子華國的特色,清竹用起來毫無負擔,人民子弟兵,不就是這麼用的麼。
沒想到這一舉措贏得了十分良好的回報,老百姓發現原來大將軍的士兵不是隻會打仗,他們還會救助百姓,而且救助過程中了解到這些士兵的待遇很客觀,連帶家人都能得利,很多年輕人就心動了。
清竹哪怕與民生息,老百姓們的日子也是從原來在餓死邊緣掙紮變成了不用擔心餓死,還達不到頓頓乾飯吃著,好衣裳穿著的份上。
可大將軍的兵,那可真是吃喝不愁啊,彆的不看,單看這些士兵救災途中掏出乾糧啃,那可是香噴噴的糧食做的,災民吃的還是粥呢,而且當兵的還有衣服鞋襪供應,這一當兵首先就能吃飽飯!
於是災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願意當兵。
這是個好現象,主動參軍就意味著他們認可清竹,清竹也能快速補充兵員,正好她早就想弄的特種兵也可以試一試了,以前沒條件也沒機會。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