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驥帶兵趕到漵溪部時,受到了全寨老少的熱烈歡迎,得了馬良賞賜的寨民們毫不抵觸這支漢人軍隊的進駐。
趙驥檢閱了肖九集結的千餘寨丁,其中不少人或老或幼,看來漵溪部確是實力有限,難怪會急不可待地依附朝廷。
趙驥淘汰了少數實在不適合上戰場廝殺的人後,將其餘人按每十人一隊分由漢軍士兵為隊率統領,身強力壯的選作大盾手或狼筅手,靈活矯健的選作刀盾手,其餘的練長矛或馬叉,弱者充作夥兵。
漵溪部丁口不足,趙驥隻編練了一百個鴛鴦陣小隊,由閻宇負責組織訓練。
剩餘的數十漢軍則分作若乾小隊,由熟悉當地道路的漵溪部寨丁為向導,分散出去打探消息,戰時作為趙驥直屬的親兵。
趙驥每日都給寨丁們洗腦,講明漵溪部能否由衰轉興就看此戰的道理,加之馬良在物資分配上有意偏袒,精神物質雙豐收的寨丁們每天都訓練得熱火朝天。
山中生活不易,寨丁大多具有豐富的打獵、鬥毆或搶劫的經驗,不少人還是見過血的,現今隻用練習一種兵器,招式又力求簡單,訓練進度倒並不比之前的漢軍慢。
趙驥刻意把肖九留在寨中帶領老少婦孺墾荒開渠,自己每天除了搞宣傳外,就是埋頭總結分析收集來的情報。
原來彆看五溪蠻兵現在武陵鬨得歡,其實隻是斷絕了各縣交通,搶掠了些離山不遠的村落而已,各處縣城都還在吳軍的控製下,對方隻是不敢出城進山而已。
在馬良調齊兵器後,鴛鴦陣的訓練也初步完成,趙驥有意以戰代練,留下肖九守寨,自己和閻宇領軍出山,準備攻打漵浦縣城。
漵浦縣隻是一座小城,城外沒有引護城河,隻有一道低矮的城牆,甕城、馬麵、望樓等一概全無,城中守軍也不過三百正兵以及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夫。
但趙驥不打算強攻漵浦,鴛鴦陣無法用於攻城,新練的蠻兵也承受不了攻城戰的高傷亡比例。
趙驥直接在漵浦城西門外紮下營寨,分出少數兵力四下截殺城內派出告急的使者,隻要困住城裡的人不能出城樵采即可。
漵浦縣令顧成按照上級的命令,早把兵力全部收縮進城內了,他關閉四門,毫不理睬城外每日叫囂搦戰的漵溪蠻兵,隻靜待夷陵戰場分出勝負再說。
曆史上,步騭就是駐防益陽護住長沙不受侵擾,直到陸遜在夷陵取勝後,才帶兵進入武陵平叛,並臨陣斬殺了馬良。
顧成是江東四姓顧家的子弟,但他並非出身嫡脈,所以才會被丟到這夷多漢少的漵浦縣為官。
顧成憂心忡忡地巡視城頭,不時指點縣尉廖翰再多備些滾石燙油等,廖翰一一照辦,然後對顧成說:“大人,我觀察城外這夥蠻兵已有三日,有些粗鄙的看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廖翰是武陵大族廖家的子弟,那位自詡才乾當為諸葛亮之右的狂士廖立就是他的族兄,廖家當初全力支持劉備,本想借此撈取政治資本,孰料在關羽敗亡後,反而在東吳這邊成了自家的政治汙點。
顧成示意但說無妨,廖翰道:“下官已經仔細數過,這夥蠻兵不過千人而已,其中漢軍約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