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龍袍下的情緣(2 / 2)

"回稟陛下,昨日微臣親自帶領侍衛巡視災區,明顯感受到今晨的水位較昨日有所下降。"

此言無疑是直接否定了六王爺的說法,令其頗為尷尬。

果然,六王爺似被挑戰,反駁道:

"李大人,我看你是白日做夢,曆史上的洪災水文資料可是記載得清清楚楚。"

"依本王之見,朝廷應派遣三千精銳的南山軍,前往上遊疏浚河道。"

至此,李安心中已明了六王爺的真實意圖。

六王爺,你真是好算計,朝廷大事,你偏偏揪住我的南山軍不放,顯然是為了報複上次爭奪五千岩山大營之仇。

六王爺言畢,趙丞相亦連忙附議,企圖從中漁利:

"啟稟陛下,微臣認為六王爺之言甚有道理。南山軍智勇雙全,定能妥善解決此次洪水之患。"

上次六王爺的損失,趙丞相自知難以脫身,如果能與六王爺聯手削弱李安,無疑是對梁青雲勢力的一次重大打擊,這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

在兩位親王的帶領下,原本立場搖擺的大臣們仿佛找到了風向標,紛紛懇求皇帝陛下派遣南山軍出征,以應對肆虐的洪水。

梁青雲內心明晰兩位皇叔的深意,但對於群臣的訴求,她不得不作出回應。於是,她的目光轉向了李安,輕聲詢問:“李大人,您對此有何見解?”

李安麵對兩位老謀深算的親王,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道:“既然諸位對今日水勢減退有所懷疑,不妨差人實地勘察一番。”

“昨日我冒洪流歸宮,水位已至馬鞍,足見昨日洪水高達三尺餘。而今日皇城內,水深不過二尺十三。”

大梁皇室禦馬普遍高約一百三十厘米,馬鞍離地大致為百厘米,換言之,即為三尺。李安能如此精準地報出數字,全賴隱匿於廢墟旁的監控設備。

六王爺卻不滿地質問:“李大人,莫非在說我們百官皆盲,辨不清水位是否有降?”

顯然,六王爺已成功將百官卷入,形成對峙李安的局麵。此時洪水未退,眾官員或乘竹筏,或坐小舟,唯有李安獨騎駿馬,任由雙腿浸於水中。

老將軍劉目睹李安獨對百官,雖欲為其聲援,卻苦無確鑿證據。但他堅守事實原則,向前一步提議:“陛下,微臣以為,既然對水位看法不一,何不召見掌管水文記錄的都水監,以核實實情?”

梁青雲心中雖信李安之判斷,但顧慮都水監為六王爺心腹,恐數據不實。她沉思片刻,威嚴宣布:“朕已三日未臨朝,今日便連同前三日,逐一處理。諸卿靜候,待都水監呈報數據後,朕親自驗察當前水位。”

聞言,六王爺麵上掠過一抹得意,對都水監的數據胸有成竹。

‘哼,時機已至,李公公,看你如何抵擋我的淩厲一擊!’

孤立無援的李安,因老將軍劉的一席公正之言而感慰藉,點頭應允:“陛下英明,我們靜觀其變。”

六王爺怎會滿足於等待結果,隨即發難:“李大人,如若洪水未減,那便是欺君大罪!”

眾臣聞言,嘩然一片,六王爺分明是要致李安於死地,連梁青雲亦未料及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