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眾人思緒萬千之際,一位將領挺身而出,立於梁青雲之前,高聲呼道:
“南山軍左都尉金山,參見陛下!”
語落,他轟然跪倒在地,梁青雲與眾臣的目光隨之彙聚。
隻見其身著飛魚服,英姿勃發,神采飛揚。
“哈哈哈,愛卿速速起身!”
梁青雲話音剛落,金山即刻起身,高逾一米九的魁梧身軀,頗為引人注目。
隨即,他自懷中掏出一卷軸,高舉過頂,再度躬身向梁青雲稟告:
“陛下,此乃戰利品清單明細,請陛下過目。”
言畢,所有人均將目光聚焦於那展開的長卷之上,內心好奇萬分,究竟記載何物,數量幾何?
單是望之一眼,便感震撼無比,眾人心中疑團叢生,急切想知繳獲之實。
此刻,謎底即將揭曉,怎不叫人激動?而隨著卷軸緩緩展開,梁青雲亦為之震撼。
就在這一刻,一軸長卷徐徐展開,密布其上的文字仿佛編織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其中,金銀財寶不計其數,琳琅滿目;牛羊馬群,動輒以萬計數,彰顯著驚人的財富積累。不僅如此,諸多罕見的奇珍異寶也躍然紙上,記錄著胡人四海為家、劫掠四方的行徑。他們不僅侵擾大梁國疆土,與之接壤的吐蕃也深受其害,常年遭受襲擾。故而,胡人的寶藏實則彙聚了各地之精華,許多珍稀之物皆源自吐蕃,乃至吐蕃王室的瑰寶也未能幸免,儘數落入其手。
覽畢此卷,梁青雲心中大喜,將這份沉甸甸的喜悅傳遞給了身旁的小太監,同時高聲吩咐道:“宣讀。”
隨著命令的下達,小太監恭敬地接過卷軸,小心翼翼地展開,目光掠過其上,正欲向下方眾人朗讀其中記載,卻在瞬間全身一震,差點失手掉落卷軸。他定了定神,匆忙上前,以顫抖的聲音開始了高聲宣讀。
話語落下,文武百官與民眾皆震撼莫名。
“成年駿馬十七萬匹,幼馬三萬,羊八萬隻,牛三萬頭。”而這僅是冰山一角。
隨後,一件件珍奇異寶逐一揭曉,即便是零星幾項,已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所有人在震驚中回過神來,尤其底層百姓,他們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否則何來如此巨量的財富?
單論馬匹一項,即使加上整個大梁國的數量,恐怕也難望其項背,更何況大梁國缺少遊牧條件,馬匹本就稀缺,全城上下勉強湊出萬餘騎兵。
相比之下,八王爺的軍隊雖稍勝一籌,但也隻能組建三萬騎兵,其餘藩王兵力相加不過兩萬之數。
由此可見,這批馬匹的價值與稀缺性非同一般。李安帶來的馬匹數量,竟超過了大梁全國的總和,怎能不讓人心生敬畏?
不少武將心中已開始盤算,意欲爭取馬匹以組建自己的騎兵團,增強軍力。更有甚者,將目光投向了李安手中的火器,雖知難以分得,但若能近距離觀賞一番,亦是極大的滿足。時下武將們的思緒如脫韁野馬,活躍非凡。
更兼此前,這些武將大多未明確站隊兩位王爺或梁青雲,維持著某種程度的獨立,這讓他們在當前局勢中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至少在歸順梁青雲時不會遭受過多排擠。他們曾是中立者,在兩王爭鬥時不助紂為虐,亦不盲目援助,立場堅定。
話題轉回,隨著戰利品被車車運走,牛羊馬群驅趕而過,最扣人心弦的環節——獻俘儀式——隨之而來。
李安副將一聲令下,被繩索串聯的人群被帶入廣場,最前方,一輛馬車緩緩行進,車上懸掛的,正是那胡人首領盧阿諾的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