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韃靼人,一個個的都是一盤散沙,一個個的都想著自已部落的私利,都想保存自已部落的力量,讓其他的部落去拚命。
完全不把大局放在心上。
看著遠處的那個錦州城,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隨著韃靼人停下猛烈的攻城,開始糊弄之後。
錦州城是絕對不可能打下來的。
斷遼西的計劃失敗了。
李欽的援軍隨時都可以通過遼西走廊來援遼東。
當初韃靼大汗派遣其他部落,而不派遣自已的本部來攻打錦州的時候。
他就應該想到了的。
這些韃靼人人的部落酋長,一個個的各懷鬼胎。
怎麼可能用心賣命。
至於讓韃靼大汗派自已的本部來,可能會用力打下錦州。
但是,他是絕對不可能這麼做的。
派自已的本部啃下錦州,傷亡絕對不小,但是錦州絕對沒有遼東富庶。
而且拿下錦州,就等於是成為了李欽援軍的第一戰。
擋住了李欽的援兵,李欽是一定會拚死血戰的。
到時候他帶著本部兵馬和李欽在錦州死磕,其他部落的酋長在空虛富庶的遼東掠奪。
等自已帶著自已的本部兵馬和李欽的援兵拚個兩敗俱傷。
讓其他的部落吃的飽飽的,心滿意足的回草原。
到時候,其他的部落沒有受什麼損傷,他的本部和李欽拚殘了。
可能他還沒有回草原呢,就因為實力不夠威懾其他部落,在路上被其他的部落給瓜分了。
他這個大汗的位子也就換人了。
現在才想明白了的遊初最後也是歎了一口氣。
再好的計劃,也是要人去執行的。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想法和利益。
要是製定計劃和政策的時候,隻能一味的從大局出發。
沒有考慮到執行壞了。
很多計劃和政策,製定者都會故意留出一部分漏洞,和可操縱的空間,就是為了喂飽那些執行者們的。
隻有喂飽了他們,讓他們也再這個計劃和政策裡麵拿到好處,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儘心儘力的去執行你的計劃和政策。
自已這個計劃再好,麵對韃靼人,這個各懷鬼胎,利益犬牙交錯的鬆散聯盟。
任何再好的計劃都不可能執行好了。
自已果然還是太心急了,沒有充分的了解韃靼人這個內部的利益關係,就匆忙的製定了這個計劃。
完全沒有考慮到韃靼人的實際。
看著身後一盤散沙的韃靼人,雖然看似有著浩浩蕩蕩的二十萬大軍。
可是這個鬆散的聯盟,一但和李欽的軍隊對上,能拚死作戰的有幾個?
不可否認,雖然他們一個個極其悍勇,但是每個部落都有自已的小心思。
團結不起來,他們又能發揮出幾萬人的戰鬥力呢?
基本隻能打打順風仗。
不要一和李欽對上,那些部落的酋長們,就開始為了保存實力,率先逃跑吧?
隨後他將目光看向了遠處遼東的方向。
希望那個韃靼大汗趕快拿下空虛的遼東吧。
趕快解決了遼東,來這裡等待李欽的援軍。
要不然他敢保證,麵前的這些韃靼人,隻要遇上李欽的軍隊。
為了保存實力,絕對跑的比誰都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