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動用一切手段,發揮所有的主觀能動性,在保證自已的不可勝的情況下,用比如騷擾,偷襲等等手段,讓對方不得不改變自已的布置。
露出破綻,露出可勝的戰機。
最後一舉勝之。
這就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先保證自已不會輸,再考慮怎麼贏。
後半句的以待敵之可勝,不是讓你乾等著,你要發揮所有的主觀能動性,去破壞對方的那前半句,破壞對方的不可勝。
李欽在山海關內,嚴陣以待,先保證自已不會輸,這是前半句。
就和趙率鎮耗著,實際上,他是清楚完顏建正在攻打趙率鎮的後半句。
隻要等著,很快對方就會露出破綻。
而趙率鎮也是在大營中嚴陣以待,保證自已不會輸,李欽無法輕易拿下他,隨後等待朝廷的那二十萬大軍到來。
一起攻擊山海關,因為這要比自已帶著七萬人,去攻擊有十多萬軍隊駐守的山海關,簡單的多。
這樣的的勝算是最大的。
隻要王陣帶著大軍趕到,就算薊鎮失守,有三大營的二十多萬大軍保護,他也可以安穩的撤下去。
而且有朝廷那二十多萬大軍撐腰,他對薊鎮大軍的控製也會強的多。
可以說兩方人都在算。
都在算時間,李欽在算完顏建攻打薊鎮的時間,趙率鎮在算,京師大軍的到來時間。
根據時間計算,肯定是趙率鎮贏,因為無論怎麼算,都是京城的大軍先到。
就算是在薊鎮完顏建的推測也是,現在在山海關下,雲集著薊鎮和京師的三十萬大軍。
但是他們都漏算了一個人,那就是王陣。
誰也沒有想到,也沒有算到,他居然會帶著大軍繞路回老家。
這一下就耽誤了時間。
導致了隨著薊鎮失守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朝廷的三大營的大軍還沒有到山海關內。
這也就導致趙率鎮隻能被軍隊半裹挾著返回薊鎮,去救援他們的家眷。
要是朝廷二十多萬大軍在的話,他們絕對不敢這麼乾。
彭將虎帶著的精銳騎兵,仿佛一把尖刀一樣,衝進了混亂的薊鎮大軍之中。
並且一路朝著中軍裡麵趙率鎮的帥旗衝去。
麵對一路向前衝擊的彭家虎,被撕裂的薊鎮大軍的後軍,雖然混亂,但是居然沒有崩潰。
其中不少的士兵雖然沒有自已隊友的配合,但是還是憑借個人的悍勇,用長矛刺下了數名遼東騎兵。
但是這些不成體係缺乏統一指揮的攻擊,完全無法遏製彭家虎騎兵的衝擊,和繼續前進的腳步。
不過這也證明了薊鎮士卒的精銳,這幸好是趁他們軍陣混亂衝擊的,要是當初他們在山海關外嚴密列陣。
李欽命令彭家虎強襲衝擊,最後哪怕是傷亡慘重,恐怕都無法撼動薊鎮大軍的軍陣。
隨著拚死向前衝,彭家虎都不知道自已的戰馬撞死和踩死多少士兵了。
而在自已的長矛上,已經有兩具士兵的屍體被像串糖葫蘆一樣,穿在上麵了。
真是沒有想到衝擊已經混亂的薊鎮大軍的軍陣都如此費力。
但是努力終究是獲得了成功,他終於帶著大軍衝開了後軍的防線。
衝到了中軍裡麵。
而趙率鎮的帥旗更是清晰可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