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驚春麵上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反而緩緩道,“以我之本領,以帝國雙劍之能,再加上數千將士性命相陪,自然可以護送殿下重返中原。”
謝安微微一愣,旋即挑眉問道,“將軍話裡有話,不妨直說。”
莫驚春意味深長地看著謝安,問道,“謝郡守是可以與之說真心話之人麼?”
謝安不冷不熱,淡然道,“放心,今夜之言,不如三人之耳。”
“和聰明人說話,真是一種享受。”莫驚春雙手拄著城牆,眯起眼睛,“以數千將士,換一個太子劉淮,值得麼?”
謝安立刻故意佯怒瞪眼道,“將軍這是何意?數千將士,換帝國後繼有人江山永固,免得百代萬世雨恨雲愁,難道不值麼?成大事者,怎能顧及天下非議?”
莫驚春沉默了很久,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此時無聲勝有聲。
兩人心裡的想法,正在漸行漸遠。
稍頃,莫驚春直視謝安,反問道,“謝郡守想要這從龍之功?從此位極人臣?”
“笑話!”謝安拂袖冷哼,“如果我是一個以權力為第一生命者,當年我完全可以推卸責任留在京城,又何必來此?莫將軍有些輕視天下文人了。”
“哦。”莫驚春淡淡地看了一眼謝安,轉而問道,“謝郡守以為,當今漢室宗族子孫之中,哪個更具帝王氣象,可領袖群倫抵禦外虜興盛漢室?”
莫驚春語中之意,也已經非常明顯了,
經過太白山一役,王師敗績,十萬兒郎殞命,薄州腹地淪喪,東境的百姓和將士對太子劉淮的不滿,已經到達了頂點,再加上彆有用心之人散布流言,太子的處境,已經極其危險,稍有不慎,便會引起民變兵變。
傳聞,陛下已經下詔廢黜太子,如此一來,即使太子能從北境安然脫困,回到長安城也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了。
而莫驚春驟問此話,不言而喻,他也對太子殿下十分不滿,想另擁新主。
基於此,請莫驚春率兵護送太子突圍南下,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戰之時,竟包藏禍心,謝安不由得大怒,壓低了聲音,斥責道,“將軍大膽!汝此舉動,天下以為如何?你我皆為臣子,怎敢妄議儲君?此事不可再說,不然,將軍恐有性命之危!”
“嗬嗬,忠心謀國之臣,豈可因逆耳忠言而閉口?況且,縱閉我一口,謝大人還能閉得了天下百姓之口?”莫驚春哈哈大笑,毫不避人,大笑道,“我莫驚春這一生,不結黨、不營私、不攀附,誰是太子自與我無乾,但是,國家有沒有明君,百姓能不能安生,便與我莫某人大有關係了。謝郡守安心,昏君當道,我莫驚春自會起兵擁戴漢室新主,莫某人說到做到!”
此話一出,謝安默然,他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反駁莫驚春。
太子紈絝任性人人皆知,東境兵敗皆因太子昏聵也擺在麵兒上。
古訓有雲:王有過,臣不諫,臣之罪。臣諫之,王不改,臣替王改之。
而改正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為激烈的一種,當屬另立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