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李自成(2 / 2)

手機裡的大明朝 叫天 9262 字 11個月前

看到他們離開,在李自成身後沒說話的軍師宋獻策,便向李自成建議道:“陛下,如今京師已為我大順國所有,不宜再亂了。”

李自成聽到這話點點頭,當即傳旨道:“傳朕旨意,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

想了一下之後,他又再次傳旨道:“嚴守城門,任何人沒有朕的旨意,不得放出城。”

之前的時候,隻要是大順軍的人,出入各城門自然是沒問題的。如今李自成看到沒有找到崇禎皇帝,他就又加強了戒備。

隨後李自成便騎馬前行,開始欣賞這個他做夢都沒想過,能踏足的地方。

承天門的兩側,分彆是太廟和社稷壇,過端門之後,兩邊便是六科直房。

李自成一行人,一邊走一邊興致勃勃地議論。

他和他的手下至少在進京師之前,最高的也就是牛金星這樣的舉人而已,壓根就沒資格來這地方。看著這些以前高高在上的老爺們辦公的地方,他們點評著,心情就格外暢快。

但是當李自成走過了六科直房,要去到午門時,就看到護城河的兩岸,有不少軍卒都在打撈屍體,大都是宮女服飾。

看到這一幕,宋獻策便不由的有點感慨道:“這些女子可比那些沒卵的人有氣節多了!”

劉宗敏看著那些屍體,卻是對李自成說道:“好多還是長得很好看的,死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說到這裡,他又興奮起來,對李自成說道:“陛下,宮裡頭還抓到了好多宮女,其中有個特彆漂亮,就給陛下您留著。”

李自成一聽,當即哈哈一笑,當即揮手道:“是麼,去看看!”

說完之後,他就有點迫不及待的打馬前行。

一幫子軍漢,以劉宗敏為首,便起哄一樣地興高采烈,跟著李自成身後而去。

落在後麵的宋獻策看到這一幕,欲言又止,最終不敢掃了他們的興,也沒有上前攔阻。

李自成果然看中了一個叫做竇美儀的宮女,給不了皇後,卻毫不猶豫地承諾會封她為妃。

其他將領也都有看中的,李自成也很大方,讓他們儘管挑。

………………

再說崇禎皇帝這邊,餓的實在有點受不了,他記得天師曾經說過,可以喝水充饑,便又去找水喝。

這後院確實也有一口井,但是關鍵的問題是,麵對這口井,他卻無計可施,不知道怎麼樣把水提上來,一個不小心,還把那桶給掉到了井裡麵。

他氣喘籲籲的站在井邊,甚至都有一種衝動。自己這麼廢,直接跳井算了。

正在這時,他忽然聽到前院好像傳來動靜,頓時,他吃了一驚:忙著提水,卻忘記了警戒。

於是,他連忙奔向邊上架著的梯子,想要翻到隔壁去。

還沒等崇禎皇帝爬梯子,就聽到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道:“陛下,微臣……回來了。”

崇禎皇帝聽這話,便轉頭看去,發現說話的人,是之前離開的李邦華。

就見他已經換了一身便服,肩上有一個褡褳,鼓鼓的,顯然裡麵裝了不少東西。

雖然此時是三月份的天氣,還有點冷,但是此時的李邦華,卻是滿頭大汗,汗水沿著他那花白的胡子,往地上流。氣喘籲籲的樣子,讓人看到,怕他下一刻倒下都是有可能的。

李邦華看到崇禎皇帝轉過頭,便又接著說道:“微臣……微臣帶……吃的來了!”

這時候,在房間裡的王承恩也被驚醒了,出了房門一看,便連忙過去搭手。

不一會兒之後,三個人便在房間裡吃上了。

隻是一些烙餅而已,但是崇禎皇帝卻吃得很香,吃到後來,他卻忽然流淚了:“朕……朕從未想過,這烙餅竟然如此之香!”

說完之後,他看向李邦華,非常真摯的說道:“國難顯忠臣,李卿此餅,朕記一輩子!”

李邦華聽了,卻也非常激動的說道:“陛下相信微臣,此足以讓微臣死而無憾!”

本來的話,他一直認為崇禎皇帝是個剛愎自用多疑的皇帝。但是這次,沒想到他走了之後,皇帝真的是相信他,一直留在這裡等著他,也不枉他拚了老命來回趕路。

王承恩這邊,去打井水沒成功,最終是李邦華想辦法把井水打了上來,他們一邊喝著井水一邊吃。

他們三個人中,其實就李邦華的生活經驗最豐富。不是說他的年紀最大,而是他當初進京趕考的時候,因為家無餘財,是和他爹一起從江西走到京師的。很多事情都得親自去做,所以動手能力是三個人中最強的。

吃飽喝足之後,崇禎皇帝和王承恩的困意又上來了,一個哈欠,接著一個哈欠,畢竟他們兩人其實也就隻是眯了一會兒而已。

而李邦華昨晚夜宿在這裡,雖然睡不著,但是多少睡過一些時間的。

因此,李邦華就對崇禎皇帝和王承恩說道:“陛下先睡會吧,等到天黑了,我們再看看怎麼出城。”

崇禎皇帝和王承恩在這個時候確實扛不住睡意,便由李邦華看著動靜,他們兩人隻是一躺床上就呼呼睡著了。

看到崇禎皇帝讓王承恩也睡床上,李邦華又對崇禎皇帝的印象有了改觀。

他默默的看了一會沉睡中的兩人之後,便退出了房門,去了前院坐著。

李邦華想著京師的事情,感覺還是前路渺茫。他忍不住在心中問自己:大明朝真的還有希望嗎?

崇禎皇帝之前沒有聽他的勸,讓太子去南京那邊。如今皇帝和三個兒子都還在城內,真的很難逃出去。如果他們四個人都沒能逃出去一個的話。不管是誰繼位,南京那邊的朝堂上估計都會吵翻天。

就算退一步,崇禎皇帝或者他的三個兒子,有一個逃回去了,就如今朝堂上的風氣,估計照樣黨爭不斷。

如此危局之下,朝堂上下不能團結一心,共同對外的話,真的是很難中興大明朝!

當前的局勢,和北宋滅亡之時的局勢,真不一樣。

想著這些,他也愁。

愁著愁著,不知道什麼時候,他便坐在那裡睡著了。

李邦華其實也累,雖然比崇禎皇帝和王承恩要好一些,但是他畢竟是七十高齡了,哪能經得起那麼多的折騰。

更不用說,他一路匆忙躲避著賊軍回府,然後為了擔心泄露消息,也不要府裡的人幫,自己拿了吃的,又一路躲著賊軍匆匆趕回來,這也費儘了他的心神。

終於,漫長的這一天過去了,夜幕開始降臨。

但是,不管李邦華還是王承恩,又或者是崇禎皇帝,都還睡得很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