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倒是還好,馬皇後卻忍不住催兒子道:“標兒,都說了些什麼?那燒水的學問,真得非常有用?”
聽到這個問話,朱標才回過神來,他忘記傳話了。於是,他連忙給他父皇和母後傳了朱海軍的話。
朱元璋倒也沒有擺著架子,聽到兒子的轉述之後,他非常有興趣地問道:“叔倒是很想聽聽這個燒水學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海軍見到其他兩人也都是一臉期待地看著,便馬上回答道:“說穿了其實就很簡單,就是熱脹冷縮會對壺蓋產生推力,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如果在一個堅固的圓形鐵殼子裡麵燒水,它的蓋子用一個活塞,就類似窯子裡有的鼓風機一樣,裡麵的水燒開之後,就會把活塞往外推……”
聽著朱海軍說著這個,朱元璋等人都還聽得懂,畢竟這種現象就存在,並不難理解。
不過此時,他們沒有人急著打斷朱海軍的話,說什麼“就這”,或者“已經懂了”的話,而是都在認真地聽著下文。
隻聽朱海軍在繼續解說道:“……就是這麼一個反複的過程,隻是會利用杠杠原理把活塞一上一下的往複運動模式轉化為我們需要的其他運動模式,比如說把這個力轉化為車輪轉動的模式,甚至可以轉化為船在水中的推力,如此種種,這個燒水產生的力道,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了。”
“伱們可能覺得這個燒水的力道不強,怎麼會讓車輪轉得飛快,跑得飛快呢?”朱海軍說到這裡,倒是收了笑容,認真地說道,“這其實是一代代人改進的結果,人類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改造出了非常有用的應用。不過我們既然能時空通訊,我給你們說的話,就可以省下很多中間摸索的過程,直接造出能實用的那些結果!”
一聽這話,朱標便又驚喜地說道:“那就是說,愚兄這個時代,也能有你那邊那樣開著飛快的車子了?”
聽到這話,朱海軍遺憾地搖搖頭說道:“那不可能,造那樣的車子,你們那時代還做不到,因為材料的限製。不說彆的,就隻是橡膠,如今應該都還在南美洲,就是在海的另外一邊,大明朝這裡還沒有。”
說完之後,他停頓了下,想起什麼,便又補充說道:“當然了,如果那個傳送按鈕可以用了,我能給你傳送一輛車的話,倒是可以讓你用用,那是沒問題的。不過你那的道路不行,還不是水泥路,不夠平整,沒法跑得很快!”
不同於朱標的一驚一乍,朱元璋的表情相對要平靜很多。不過不管如何,多少總有些情緒變化,隻是沒朱標和馬皇後那麼強烈而已。
此時的朱元璋,聽著朱標的傳話,他反而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他能聽出來,大明朝在各方麵確實落後很多!
此時的他,心中有非常多的感慨:縱觀古今,從秦漢到大明朝,不管是什麼方麵,經過上千年之多,雖然是有一些變化,但是他很清楚,這個變化並不大。
可是,隨後的幾百年,他能聽出來,變化真得是太大了!
如果還按照以前的一套,隻是參考以前的曆史,如果沒有朱海軍的出現也就罷了,可朱海軍出現了,要不好好用他,參考下後世,那就太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