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真正的談判(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3781 字 2024-04-14

布策的軟磨計失敗,談判桌上又換成了拳頭大臣熱梅尼,熱梅尼非常傲慢的表示,如果黛青不能按照前約,那麼就隻剩下兩國開戰這一條路可走。

曾紀澤聞言笑了笑,回敬道“既然羅斯國非要這樣做的話,那麼黛青就隻有儘廢前約,暫緩索要伊利一事。”

熱梅尼聞聽此言以為曾紀澤終於還是怕了,急忙追問道“如果不確定伊利地方劃歸羅斯管轄,將來黛青再來索要豈不為難?還是簽訂割讓條約,才能一勞永逸。從此以後,兩國將再無可爭議之領土,以土地換和平,再續百年好合。”

曾紀澤見對方果然是狼子野心,便輕輕鬆的說道“之前我不是說過了嗎?黛青土地,絕無再行割讓之事。”

眼看割地的想法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實現,羅斯方麵隻好退而求其次,開始討論軍費賠償的問題。

曾紀澤問羅斯方麵要錢的名目是什麼,熱梅尼表示,是黛青補償羅羅斯國備兵設防之款。

曾紀澤聞言,據理駁斥道“羅斯向黛青索賠兵費,請問黛青所費兵餉,又向何國索償?”並進一步明確,“兵費一事,明目不正,黛青斷難應允。”

最終,麵對曾紀澤的堅定強硬,羅斯國的外交官員們終於承認了一個現實“我們的示威絲毫沒有使對方害怕。”最後,羅斯最高權力會議做出決策放棄對之前完顏厚契約的堅持態度,同意與曾紀澤重新談判。

可以說,直到這個時候,羅斯帝國才真正準備與黛青就伊利交割事宜進行談判,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試圖進行無恥的欺騙和訛詐。

羅斯帝國的外交官們重新提出了自己的談判底線,這次終於不再強調割地的事兒了,而改為就通商、軍費方麵索求好處。

對於這方麵的要求,曾紀澤表現的就相對靈活很多了。雙方討價還價,經過了五十一次談判,終於逐漸達成了新的共識。

並最終在在1879年(光統七年)3月15日,雙方達成協議簽訂了《黛青-羅斯聖彼得堡改訂伊利條約》。

按照新的條約,羅斯帝國的勢力無條件全部退出整個伊利地區。

其他主要條款如下

黛青給予來黛青的羅斯商人無息貸款200萬盧布,加上之前同意的軍費補貼共計700萬盧布;

羅斯國在肅州、吐魯番兩處增設領事館;

羅斯商人在伊利享受總計200萬盧布的共同免稅額度,額度用完後雙方再協商定稅辦法;

黛青商人赴俄按5%的稅率納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