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內燃機汽車(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4502 字 2024-04-14

對於設計圖紙上那輛怪異的車輛,李伯約還是可以腦補的,但是當實物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還是被驚到了。

在這個時代的吉利國,馬車還是主流的城市交通工具。

儘管汽車已經出現了,但並不普及。

因為這個時代的汽車和其他機器一樣,都是蒸汽機驅動。

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複式動力機械。蒸汽機的出現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正是由於蒸汽機的出現,才曾引起了西洲偉大的工業革命。

當然,最早的蒸汽機並不是近代才有的,而是早在西洲曆史上的古羅馬時代。

光元一世紀,古羅馬已經征服了整個環地中海地區,包括傳說中的地中海文明之光希利尼——這個當時世界上科學水平最高的地區。

當時的一位名叫希羅的希利尼數學家明了一種利用蒸氣推動旋轉的球體,稱為汽轉球。這個在後世看來隻是一個“大玩具”的發明,被認為是最早的蒸汽機。除了汽轉球,希羅還發明了還有鏈泵,氣泵,活塞泵,跑步驅動水輪車以及其它機器。

而一個完整的蒸汽機係統,需要一個使水沸騰產生高壓蒸汽的鍋爐,這個鍋爐可以使用木頭、煤、石油或天然氣甚至可燃垃圾作為熱源。然後通過蒸汽的膨脹推動活塞做功。活塞作功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隻要火力夠猛,你甚至可以拉動成千上萬斤的物體。妥妥的大力機器。

可是這樣神奇的機器,並有應用到推動工業生產上,而是被用來做為宗教祭祀活動的道具。

打個比方,當時的人要造一個神殿,設計上要用兩個重達數噸的巨大石門,用以表達神明的偉大。可是門太重,怎麼啟動呢?要推開他太難了,人推馬拉都很費事。而且關鍵是很多人、畜,去開門關門,累出一身臭汗,也不好看啊。

這個時候,就用到希羅的發明了。

對,希羅會把他發明的蒸汽機安裝在門軸下方,然後燒開水發動蒸汽機,蒸汽機轉動產生巨大的能量從而轉動門軸,於是,門就被打開了。

這個時候,大家腦補一下,什麼感覺。

整個神殿處於一片蒸汽,哦不,一片仙氣之中,厚重的石門自動緩緩打開,信眾滿懷虔誠的心走入神殿,敬拜心中的神明。

所以再和幾十個糙漢驅趕著牛馬,人喊馬叫的拉開大頭門,眾人再在一各種奇怪的味道中衝進殿堂……

所以,這感覺絕對是不一樣的。

希羅也因為他的偉大發明,成為那個時代的成功人士。

可是這個偉大的發明既然可以應用到宗教建築方麵,為什麼不能用在工業生產上呢?原因很簡單,當時的人們的生活需求非常有限,絕大多數的奴隸隻要活著就行了,平民隻要吃飽穿暖能養活一家人就行了,少數的貴族們隻要吃喝玩得夠享受就行了。

即便貴族們為了享樂而有一點特殊需求,但是一般的手工作坊也夠用了。哪怕是一些窮奢極欲的帝王喜歡搞大工程,例如古尼羅文明的諸王喜歡搞大陵墓。但是完全不足以形成可以拉動工業文明的巨大需求。

沒有需求,當然就沒有供應。

直到近代,這種需求形成了。普通人越來越自由,也越來越富有,他們想要航海,於是有了遠洋船;他們開采礦產,於是就有了鐵軌礦車;他們想要創作文藝,於是就有了打字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