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跟鄧萍的聊天中,林穗得知島上除了家屬區這邊的供銷社外,在山的那邊,還有一個原住民的大集市。
每隔五天,住在附近的村民們,都會將他們家裡多出來的東西帶到集市上去,換取一些自己急需的東西。
“我今天給嫂子裝菜的那個籃子,就是在集市上跟一個手藝人換的。”
鄧萍解釋。
林穗點頭,沒想到這邊還有大集。
“現在島上集市不影響嗎?”
“沒事,這邊離岸遠,也沒鬨得那麼凶。”鄧萍接著介紹,在山的那邊,不僅有集市,還有一個鎮子。
“家屬區就有好幾個戰士的對象是島上的原住民,他們世世代代打漁為生,在這片土地上繁衍了多年。”
島上很多規矩,那是以前就定下來了的。
雖然說後來因為戰士上島後,接入了很多外麵的政策,但是有些種在骨子裡的東西,是一時半會兒也改變不了的。
而且雖然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島,但是再怎麼大,也是遠離陸地的島嶼,各種發展那都是要落後於與陸地連成一片的地方。
所以對於這邊的漁民們私底下的一些交易,上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駐島守島辛苦啊!
雖然說主力部隊是國家的部隊,但是身為土生土長的漁民,因為對這片海域的熟悉程度,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他們幫忙的。
所以這邊島上一些政策,其實比岸上要寬鬆一些。
林穗明白了。
“最近的集市是什麼時候?我到時候也想去看看。”知道這邊能夠自由的買東西的時候,林穗還是有些激動的。
也可能是那隻有四麵白牆的家裡刺激到她了,讓她不斷的想著要買一點東西,再買一點東西。
“後天正好是集市,嫂子要去嗎?到時候我過來叫你。”
“嗯,要走路很遠嗎?”
“不用走路,家屬區有專門的車去到大集上,隻要一個人給一毛錢就可以了。坐車的位置就在前邊環島公路邊。”
“那好。”
說好了後天去集市後,林穗在供銷社買東西的節奏就放慢了。
她買了一些現在的集市上可能沒有賣的東西,像是碗筷,暖水壺,菜刀,搪瓷盆之類的需要工業劵的東西。
島上的供銷社東西比較的齊全,林穗買了八個用來吃飯的藍邊白底的飯碗,五個花卉大碗,看到一邊還有印著農業學大寨的搪瓷碗,她想了想,也要了兩個。
她買碗的這架勢,不僅是鄧萍愣住了,連給她拿東西的售貨員也愣住了。
“同誌,你家很多人?”
李芸用紙替林穗把碗抱起來,一邊包一邊問。
林穗遲疑了一下,還以為碗是限量的。在腦海裡找到了以前原主在供銷社上班的記憶,發現碗筷是可以允許隨便買的。
隻要有錢,有票就行了。
不過現在的人都不富裕,一家人用一個碗也是有可能的,本著能夠節約就節約的理念,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人一次性買這麼多碗的。
就算是偶爾要請客吃飯,那也是來的客人自己帶碗筷上門來。
林穗想起這個有些慚愧,她對這個時代的融入還沒那麼強。但是她也絕對接受不了一家人用兩隻碗吃飯的生活。
因此她想了下笑道:“家裡孩子小,萬一把碗摔了就沒得用了,多買兩隻放在家裡預防。”
她說著摸了摸身邊陸雲瑤的頭發,陸雲瑤揚起頭,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