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馬首發——
前場:勞爾(92,1977年,180cm)、羅納爾多(90,1976年,183cm)
中場:麥克馬納曼(84,1972年,185cm)、馬克萊萊(88,1973年,174cm)、齊達內(92,1972年,185cm)、菲戈(90,1972年,180cm)
後場:卡洛斯(92,1973年,168cm)、埃爾格拉(84,1975年,184cm)、耶羅(85,1968年,187cm)、薩爾加多(86,1975年,174cm)
門將:卡西利亞斯(86,1981年,185cm)
張得勝看著對麵那豪華的陣容也很無語,就這還是開始走下坡路的狀態。
如果是上賽季碰到這幫正值巔峰的氣運之子,那恐怕連他也有些絕望了。
但這個賽季未嘗沒有機會擊敗皇馬,倒不是因為這些球星開始進入下滑期,而是這支球隊在歐冠登頂後,開始失去了那種死戰到底的進取心,他們對於怎麼撈錢反而更感興趣了。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皇馬這些巨星有不少連世界杯冠軍都拿了,歐冠更是不止拿了一次,人家各種榮譽基本上都填滿了,即便再拿一次歐冠也是重複性的榮譽。
如果還年輕也就算了,但齊達內和菲戈等人都是30+的老將了。
這個時代踢到這個年齡狀態不大幅下滑就已經算難得,你還指望他們去跟年輕人拚命,這確實不太現實。
所以博斯克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靈感,居然為他們量身打造了一種既能搞錢,還不用時刻拚命,關鍵是不會顯得太保守而被球迷罵的打法。
所以當比賽開始後,各國球迷就看著那個又肥了一些的外星人開始散步了。
齊達內也開始慢悠悠的在中場控球,非讓自己被包夾後才跌跌撞撞的出球。菲戈的跑位和突破也感覺有點敷衍。甚至連卡洛斯的插上都沒有往日那麼的風風火火。
最後看了一圈下來,居然隻有馬克萊萊在中圈附近不知疲倦的來回掃蕩。
這種節奏的皇馬,怎麼看都覺得不對勁??
“那個,齊達內的控球確實好看,但他有點太粘球了吧?”
“菲戈這個突破怎麼感覺有點後勁不足呢,我沒看出哪裡像第一邊鋒啊?難道昨晚衝多了?”
“羅納爾多呢?不是外星人嗎?這都十分鐘了也沒見他射門啊?”
“這就是皇馬?這就是銀河戰艦?”
“……”
電視前的中國球迷看了一會就覺得不對勁了,但又不敢大聲把疑惑說出來,否則身邊的所謂老球迷們,一定會用鄙夷的口氣科普這些超級巨星的光榮曆史。
“看住他們,我守不住每一次射門!”
卡西利亞斯心裡對這種踢法有意見,因為這才十幾分鐘就被人完成了4次射門,還有一次要不是被判越位在先,那就已經是0:1了,這伱讓他這個門將怎麼能不發火?
“可惜了!”
“我的,我傳慢了!”
“不不不,是我跑快了一點!”
這時波爾圖的球員正在互相打勁鼓氣,張得勝更是和德科爭著承擔責任。
他們剛才真的通過一次快攻打破了皇馬的球門,但可惜確實是越位在先了。
張得勝這時也有點不敢相信會這麼順利,他們開場後先縮著防了五分鐘,結果發現防守端的壓力並不大?
然後,他們就試探性的攻了一下,結果就形成了一次頗有威脅的射門。
這讓大家夥都有點不太真實的感覺,因為他們麵對的可是衛冕冠軍,光是看陣容都能給人無敵感覺的銀河戰艦啊!
但隨著幾次進攻踢下來,張得勝連續在中路的兩側形成了威脅。
德科這邊雖然又被馬克萊萊給搞得很被動,但他們繞過中路從邊路發起的進攻威脅並不低。
這讓波爾圖球員的自信心蹭蹭的往上漲,進攻端的表現也越來越流暢。
但這時的穆裡尼奧卻嗅到了一絲危險,以及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他似乎察覺到了哪裡有些不對勁,但具體是什麼又說不上來?
不過,那種危險即將來臨的感覺,確實是越來越強烈了。
PS:半小時後還有一章!
“叮!”
“檢測到法國氣運之子1號,本場比賽獲勝額外獎勵3000點氣運!”
“檢測到西班牙氣運之子1號,本場比賽獲勝額外獎勵2000點氣運!”
“檢測到西班牙氣運之子3號,本場比賽獲勝額外獎勵1000點氣運!”
“檢測到葡萄牙氣運之子1號,本場比賽獲勝額外獎勵2000點氣運!”
“檢測到巴西氣運之子3號,本場比賽獲勝額外獎勵2000點氣運!”
“檢測到巴西氣運之子5號,本場比賽獲勝額外獎勵1000點氣運!”
“檢測到剛果氣運之子1號,本場比賽獲勝額外獎勵500點氣運!”
皇馬首發——
前場:勞爾(92,1977年,180cm)、羅納爾多(90,1976年,183cm)
中場:麥克馬納曼(84,1972年,185cm)、馬克萊萊(88,1973年,174cm)、齊達內(92,1972年,185cm)、菲戈(90,1972年,180cm)
後場:卡洛斯(92,1973年,168cm)、埃爾格拉(84,1975年,184cm)、耶羅(85,1968年,187cm)、薩爾加多(86,1975年,174cm)
門將:卡西利亞斯(86,1981年,185cm)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