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討伐東夏(1 / 2)

穀雨時節,雨生百穀,春雨綿綿,正是穀物生長的大好時節。

太初與東夏已經宣戰十日,卻是沒有爆發大的衝突,太初元帥林楚河此時坐鎮於懸劍城中,數十萬將士駐紮在太初南線邊境各個城池之中。

太初方麵,不隻是原來的六十萬守軍,軍機寺又從潁州全境調集了二十萬城衛軍加入林楚河麾下,再加上十萬清和軍以及清衍堂高手,星痕龍甲營也已經到達了懸劍城,對外宣稱百萬雄師雖有些誇張但也相差不多。

據探子回報,東夏方麵在邊境上同樣駐紮了數十萬大軍,具體數目不詳,統領東夏軍的居然是東夏太子白淩霜。

懸劍城城主府。

此時的城主府為太初元帥林楚河暫居之所,城主府正堂之內,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上麵東夏山川河流、城池分部都十分詳細,元帥林楚河立於沙盤之前正在與眾將領們商談進攻東夏事宜。

林楚河五十歲左右,長相並不粗獷,此時也並沒有穿著盔甲,而是穿著一身青衫,顯得有些文弱。

林楚河是太初軍屆傳奇,原本他並不是武將,而是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的文官,當年他的科舉成績並不出眾,朝廷也沒有多麼重視,隻是派到鳳舞郡當了一個縣官。

當時晉安朝強盛,在與太初朝的紛爭中大占上風,讓太初先帝李見深頭疼不已,生怕晉安朝趁勢攻打太初。

西線多次換將也不能改變局麵,在李見深焦頭爛額之際,一道上疏吸引了他的注意,這上疏出自鳳舞郡一名縣官之手,上麵不是上報縣中政務,而是縣官對於練兵、養兵、用兵的見解。

李見深越看越覺得此人見解獨到,是不可多得的統兵奇才,立刻召此人進京麵聖,這人就是林楚河。

林楚河進京麵聖後,李見深對他的統兵謀略之道更加認可,但也擔心他隻是紙上談兵,所以隻是將他派往東凜關當了一個參將。

就這樣,一代儒將林楚河從一名文臣搖身一變成為了武將。

東凜關主將對於這個文官將領並不重視,但在經過幾場戰鬥見識了林楚河的領兵能力後,林楚河的能力得到了主將認可,在林楚河的謀略加持下,東凜關開始可以與晉安分庭抗禮。

可能是看到了太初軍的強悍,晉安朝並沒有攻打潁州,而是攻向東北方向的營州,並逐步攻破了盤踞營州的大遼朝。

李見深見此情形,將林楚河晉升為東凜關主將,從此,林楚河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三十多歲就成為了太初元帥。

此刻的林楚河一臉嚴肅的在沙盤上指指點點,向身旁將領們講著事情,他身邊除了太初將領外,清衍堂首座龍岩司、十萬清和軍統領千路三郎、星痕龍甲營統領唐金戈也赫然在列。

深夜,細雨綿綿,東夏武威關牆上,東夏甲士仍然精神抖擻,防衛著太初軍的突襲。

武威關是東夏邊境的第一雄關,依山傍水而建,城牆高聳,關隘前護城河很寬,收起吊橋後極其易守難攻。

城中巡守甲士沒有發現,有幾道身影借著夜色已經來到了護城河邊。

“式神:冰童子!”隨著一個人輕輕吟唱,一個散發著寒氣的小童被丟入了護城河中,隻見護城河肉眼可見的結成一條冰路,眾人沿著冰路來到城牆下。

“式神:河流之主!”

“式神:慈木!”

“式神:酒狂!”

“式神:九呂智!”

幾道聲音響起,城牆之下突然出現了幾個巨大靈體,一個身上長滿魚鱗,身體周圍有水波環繞的巨大式神大嘴一張,居然在很短的時間內把護城河中的水全部吸入肚中,接著將一團團巨大的水球砸在了城牆上。

另外三隻式神都曾經與星河宗交戰過,獨臂式神是龍岩司的慈木,帶著巨大酒葫蘆的式神是桐樂清野的酒狂,九頭蛇怪是骨遙雉的九呂智。

四大式神出現後便開始不斷衝擊著城牆的一處。

“敵襲!”“敵襲!”

東夏自然已經發現了這些強大式神,弓箭、弩車等守城器械不斷向式神攻來,但收效甚微,那些式神的一招攻擊就能滅殺一大片守城甲士。

在四個宗師戰力式神的狂轟濫炸下,再堅固的城牆也堅持不了多久,很快便被轟出一道兩三丈寬的豁口。

正在東夏守軍焦頭爛額之際,太初方向出現了大隊騎兵向武威關疾馳而來,衝在最前方的正是唐金戈率領的星痕龍甲營。

發現敵人後,城牆上的東夏守軍立刻向太初軍發射箭矢和弩箭,但好像作用不大,太初軍很快來到了護城河邊,隻見唐金戈的白虎一躍而起,居然直接越過了已經乾涸的護城河,來到了武威關城牆下。

江淮詩和嶽開山兩位副統領緊追其後,兩頭巨狼也越過了護城河,餘下的騎兵想要越過護城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唐金戈飛身而起,斬向吊橋的鎖鏈,江淮詩和嶽開山在旁護衛,幫唐金戈擋下飛來的箭矢和落石。

兩條粗大的鐵鏈很快被唐金戈斬斷,吊橋落了下來,在唐金戈的帶領下,太初騎兵繞過城門,朝著被式神轟開的巨大豁口衝鋒。

騎兵在攻城戰中作用不大,但是在林楚河的指揮下,太初軍與清和式神配合默契,也讓龍甲營在攻城戰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衝入武威關的唐金戈率領龍甲營和太初騎兵與武威關守軍展開激戰,武威關守將俞涉阻止守軍拚死抵抗,但破了的城哪是那麼好守的,很快城門失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