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這裡之所以會出現支流河道,就是因為這邊的土質疏鬆的緣故,經過一場大雨,以及山洪的肆虐,土質疏鬆的地方河道下切的厲害,引走了主河道上的水,這才有了主副變幻的局麵。
也就是因為地理環境發生了變化,雲川的外交政策,也就必須隨之發生改變。
地緣政治,一直都是政治外交的核心內容,對於這一點,雲川還是知道的。
就目前來看,隨著雲川部日益發展壯大,跟軒轅部,蚩尤部的矛盾正在不斷加深,且有些不可調和的模樣。
現在,也確實到了需要改變一下現狀的時候了。
誰是正義的一方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族人能夠活下來,能夠日益變得富強才重要。
以後的勝利者是軒轅,這一點雲川也是清楚地,可是呢,軒轅取得勝利的道路實在是過於曲折,根據曆史傳說,軒轅經曆了五十二場大戰,最終才百戰功成。
雲川很擔心,要是跟著軒轅,可能等不到五十二場大戰結束,雲川部就先滅亡了。
所以,先湊合著活吧。
很多曆史上首鼠兩端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在曆史上的評價也很低,雲川以前也對這種人不屑一顧,可是呢,事情落到他的頭上之後,他才發現,選擇真的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好在,自己還有其它的路可以走,用不著現在就做出決定。
雨停了,因為太陽過於猛烈的緣故,大地就再一次被大霧籠罩,不過,這一次的大霧,遠不及上一次經曆的那種彌天大霧。
太陽在天空懸掛著,地上到處都是彩虹,可以說,不論你從哪一個方向看過去都有彩虹。
雲川部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修建橋梁跟吊橋,可是,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當做橋墩的木頭,才被魚人族全力安放到合適的位置上,白天才釘下去,不到中午時分,就會被河水衝走。
原本二十米寬的河道,現在也已經擴大到了五十米,這麼寬的跨度,沒有橋墩,橋梁就沒法子修建。
雲川隻好讓魚人族潛下水底先看看河底的地形,選好了可以架設橋梁的地形之後,再用竹排在河麵上修建一座浮橋,讓滯留在島上的破耳朵跟獨牙兩頭成年公象來到岸上,再從黑森林裡選擇長度超過三十米的的巨型鬆柏樹,截成二十米長的樹乾,加上滾木之後請大象把這些大樹拖到工地上,再豎起來。
然後再去尋找最結實的藤蔓,一截截扭開,編織成巨大的繩索,用桐油浸泡之後陰乾,就能當做吊索用了。
當這項巨大的工程開展之後,雲川第一次覺得自己部族的人還是太少了。
所有人都在忙碌,而人手卻永遠都不夠用。
由於河道下切,主河道這邊的城牆一下子就增高了兩丈,隻要再修建一些防禦設施,就算成功了,可是,原來的主河道那邊的城牆卻需要繼續加高,總體上,工程量沒有什麼變化。
高高地八根巨大的被火燒烤過的鬆木柱子已經被樹立起來了,這在阿布這些人眼中,簡直就是神跡。
不過,阿布很不理解,族長放著好好地浮橋不用,為何一定要修建這麼一座宏偉的橋梁呢。
雲川當然不會告訴他,這就是建築的作用,凡是高大的,宏偉的建築,往往就會讓人在這樣的建築麵前生出一個小來。
更是一個族群的能力的展現,有了這樣的一座橋,雲川告訴那些前來投靠他的野人們說,自己比軒轅部還要強大,也一定會有非常多的信眾的。
同時,有了這樣一座橋,雲川部的族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奇妙的驕傲感,而這種驕傲感,就是族群向心力的由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雲川以前上學的時候,就曾經參加過一個用筷子搭建橋梁的活動,他們的小組,在那個比賽中拿到了第三名,他很想把那個用筷子搭建的橋梁在現實中呈現出來。
因為人手不夠,雲川也就必須要親力親為的下手乾活了。
他負責修建橋梁,阿布帶著人負責加高原來主河道那邊的城牆,在橋梁的建設上,巨人族的用處不大,所以,阿布那邊的工程進度非常的喜人。
倒是雲川這邊進行的非常慢。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夢想照進現實一定是需要很多時間的。
直到秋天來臨的時候,雲川的橋梁工程依舊隻是一個雛形,而阿布那邊的城牆,因為材料充足的緣故,已經加高到了一丈二的高度。
就在雲川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第二茬秋糧也到了收割的時候了,飽滿而謙虛的低著頭的禾穗給了雲川自下半年以來最大的安慰。
雲川將之歸功於上蒼的照顧,看樣子,上蒼在降下災禍的時候,總會給人類一個生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