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分立兩相(1 / 2)

《在曆朝曆代假冒國家意識的那些年》全本免費閱讀

華陽太後那邊再次和呂不韋的利益達成一致,且華陽太後認為,呂不韋和她與嬴政間的情誼差不多,都是那種熟悉的陌生人。

那日後誰能從這位□□身上獲得利益最多還未可知,而前朝重臣天生就更紮眼一些。

一不小心就要成為秦王眼中釘肉中刺,外戚反而像是裹著蜜糖的**……

隻是,她有點不想去拉攏現在的王太後趙姬。

華陽太後歎了口氣,往後一倒躺在躺椅上,自從椅子出現之後,為王室工作的工匠得了靈感,那新奇作品是一個接一個,就像是她躺著的這個搖椅。

也是有人揣摩著她的心思獻上……

揣摩她的心思……

華陽太後抬手握住了一邊的椅子把手,閉著眼喚了一聲:“來人,去宣陽泉君來見哀家。”

****

呂不韋在朝中各種布局,太叔九直接就是像被居家隔離了一樣,一直呆在學校那裡,田地那邊都是由竹青靄去看了再出個數據分析給他。

他老老實實宅在學校,不參與各種爭鬥,也看不出站隊的傾向,那些特意派人來拉攏的也被他用各種理由打發了出去。

這其中就包括了秦王政派來的人,各方勢力也知道這件事,畢竟每任秦王去請太叔九為官幾乎成了慣例。

這種波濤暗湧的形勢一直持續到了,眾多勢力重新劃分權勢完畢,一眾職位大大小小變動不斷,最後在華陽太後、呂不韋等勢力**之下還是平穩下來。

宗室那邊以進去了兩位宗親告終,剩餘的聲音不足為懼,‘秦’也鬆口氣,不用把‘趙’放進來實在是太好了。

這是她五年內參與的第三次權力變動了,雖然近幾年像是流年不利一樣,但她的運氣其實還挺不錯,不管是現在的秦王還是已經死掉的三個秦王,沒有一個離譜的。

她覺得自己的《國經》離問世已經不久了。

****

新王上位後第一次上朝,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行賞’了,本該是喜氣洋洋的一天,卻在太叔九出現在朝堂時氣氛凝滯了下來。

在場眾**部分都是兩朝老臣起步,有的還是三朝老臣了,對這位不在朝堂但滿朝堂都是他的傳說的太叔氏也算是‘熟識’。

他們還對這太叔氏拒絕入朝為官三次的事記憶猶新,現在看著對方出現在這裡後,他們突然有了些猜想。

難道太叔大良造接受了新王的封官?

有堅信太叔九會相麵之術的大臣立刻偷偷觀察起了秦王政,這位新王想必就是長命之人了,不然太叔大良造怎麼會同意入朝為官?

他們說服自己的證據就是,太叔九拒絕的人在位時間不超過三年,昭襄王那次是因為太叔九自己生的太晚,那確實沒辦法,但孝文王和莊襄王兩次都準了!

他們相信這次也會準的!

他們的神色各異,有些甚至竊竊私語起小話的。

但此刻上麵坐的人是婦孺老幼,弱勢群體算是站齊全了,底下大臣自持年紀,行為上也帶著放肆之意。

華陽太後的人倒是安安靜靜的,陽泉君還偷偷給姐姐遞了眼色,示意他都安排妥當,今日必不可能出錯漏。

陽泉君剛示意完,就聽見上方嬴政拋出一個驚雷,他前麵說的場麵話具體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後麵半句。

在場眾臣也幾乎隻著重聽了後半句:“……遵先王遺命,寡人拜呂相為仲父,又效仿先王秦武王設左右二相,太叔大良造為左相,仲父為右相……”

陽泉君:?

這種‘錯漏’他真的沒料到啊,為什麼沒有人來提前通知他一下?

他趕緊看向上首坐在秦王政左側的華陽太後,隻見姐姐微微搖頭,像是在說她也不清楚這件事。

陽泉君又皺眉看向呂不韋,眼珠轉動間思索著幾方勢力關係。

後麵什麼給呂不韋挽尊說的,丞相的權力還在他手中的話,眾臣都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他們頭頂有兩個丞相了,還是分出高低的那種。

幾乎是瞬間,朝中人的目光就投到了呂不韋身上,作為之前唯一的丞相,秦又是尚左的國家,呂不韋自擔任丞相以來,他的位置一直在左列最前方。

右列最前麵的那位是嬴姓宗親,現在新王命令一出,這位置就要變一變了。

首先左列最前方的位置隻能由太叔九,也就是現任左相占據,右列最前方的位置才是呂不韋的。

他們都想看看呂不韋該作何應對,因為按理講,太叔九的功績封個丞相綽綽有餘,就算是把呂不韋踢下去,換太叔九做那個唯一的丞相,也不算出格。

除了呂不韋那邊的人,恐怕也不會有人反對。

旁觀者最多也隻能感歎一句,功績聲望壓人啊。

這裡麵唯一的變數可能就是太叔九自己願不願意了,但這人都站在這裡了,怎麼可能是不願意接受這個官職的呢。

瞧瞧聽聽,他們已經看見太叔大良造大方上前,行禮謝恩

了。

“謝大王封賞,臣願為我大秦累世基業辛勤……”

後麵半句說的什麼呂不韋已經忽略了,無非是些場麵話,他抬眼看向上麵坐著的幼主。

隻覺得有些渾身發冷,有一個詞叫做主幼國疑,但他從嬴政身上看不到這一點,這一手借大良造打壓他的手段真是……令人意外。

他甚至有些懷疑,太叔九之前立的人設是否都是虛假的,為的就是蒙蔽他們,讓他們忽視這位擁有著強競爭力的對手。

不然完全說不通太叔九為什麼會突然倒向秦王政一邊,總不能是對方真的會相麵之術吧。

呂不韋想起之前動蕩期還是他派兵保護的對方,為了對方安全他頭發都掉了一大把。

結果到了例行封賞的時候,立刻被幼主背刺了一把。

他在新王身上看見的影子,那個身影……好像昭襄王。

這手段,以大良造的功勞來壓他,雖然名聲上有些不好聽,自己父王一去世就暗貶了托孤老臣,但大良造為大秦奉獻這麼多還不封官更不合理。

他的委屈在這天下人注視之下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且……上麵那兩位可以出麵阻止的,想是不會為了他出聲。

越高位的人總是越愛惜自己的羽毛的,不管是華陽太後還是王太後趙姬,都不會為了他阻止太叔九入朝為官。

新王做的‘賞罰分明’,她們如何不支持呢?

他下意識又抬頭去看,身上湧起寒意的同時他覺得一陣暈眩,他似乎看見了不應該存在的第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