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大喜之日(2 / 2)

血之孫吳 布魯斯老爺 5160 字 10個月前

先是納彩,二人帶著禮物,上門向女方提親,以雁為贄見禮物。

(《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接著是問名,在納采後,便需要問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與否、吉凶如何。

(《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

然後是納吉,男方在問名後,需要占卜男女雙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便派使者帶雁到女家報喜,儀如納釆。

(《儀禮·士昏禮》:“歸卜於廟,得吉兆,複使使者往告。”)

最後是納征,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納聘以訂婚。

(《儀禮·士昏禮》:“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

納征以後,婚姻進入正式準備階段。

這個叫做請期,是男方擇定成婚吉日,正式約定女方,以雁為贄見禮物。

(《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鄭玄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

今日,正是雙方進行婚禮之日。

婚禮在進行當日,一番流程也是十分繁瑣。

首先是親迎,陳慶、吳才作為丈夫騎著馬親自前往鄧家迎娶新婦。

接著叫作同牢合巹。“

“同牢”指新夫新婦共食一鼎所盛之肉。

“合巹”指新夫新婦各執一合巹杯,相對飲酒,也就是喝交杯酒。

(《禮記·昏義》:“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然後是解纓結發。

“解纓”指新夫親手解下新婦頭上許婚之纓。

“結發”指各剪取新夫新婦一束頭發,以紅纓梳結在一起。

一番禮儀之後,雙方正式結為夫妻!

而因為陳慶、吳才都不是宛城本地人,所以一切都在鄧家完成。

晚上,賓客儘歡,推杯換盞。

陳慶、吳才則雙雙喝得酩酊大醉,最後被侍女送入各自的房中。

接下來,便是所謂洞房花燭夜。

第二天一早,兩對新人早早起床,然後一起沐浴,再端著盛有棗、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嶽丈、嶽母的寢門外等待。

“棗”取早起之意。

“栗”取顫栗之意。

“腶修”取振作之意。

兩對新人親自侍奉嶽丈嶽母進食。

待二老食畢,男方需要象征性地吃嶽丈嶽母的餘食以示恭孝。

隨後,嶽丈嶽母為兩個姑爺安食漱口,並以“一獻之禮”酬謝新姑爺,以示長輩的關懷。

禮畢,雙方需要在成婚三個月後,擇選一日,一起前往宗廟祭告祖先,以示雙方從此正式成為鄧家成員。

陳慶、吳才兩個初哥,身邊既沒有親朋長輩,更沒有過成婚的經驗,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成了鄧家的上門女婿,算是被坑了!

注:漢代中期,鄧況自楚徙居南陽鄧州。

東漢初,因族人為光武帝劉秀的中興漢室立下大功及與東漢皇室的親戚關係,一躍而成為東漢最顯赫的家族。

但至東漢安帝時,有人誣告鄧弘等曾反對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滿,因而使鄧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

此後,南陽鄧氏不斷外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