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因智生慧(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7436 字 2024-04-11

靜南軍的醫師、醫正看不起蕃僧的醫術,但對吐蕃僧侶炮製藥材的某些方法感興趣,對吐蕃本地的藥草也挺有興趣,在高原雪山這種地方生長的藥草,很可能有獨特的藥效。眾醫官和蕭琰聊起這個挺投機。而這次聊天的直接影響是:醫帳營向軍中提出申請,希望將紮嘎寺的醫僧解至醫帳營“交流”。至於怎麼交流,醫官們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有的是法子。交流出的成果當然也抄給了蕭琰一份——這是後話。

馬永忠和郭厚澤都快種出蘑菇了,終於等到蕭琰出了醫官帳,兩人都喘了口氣,心道:下次再來醫帳營寧願申請通行令牌,也不和校尉一起來了,真是等死人呀,有這功夫還不如在營裡練兩趟馬戰。

蕭琰出來時心情卻很不錯,一是一團的傷兵都還活著,沒有發生傷口化膿、金瘡潰爛而死的——創口的清毒很有效;其二,她的《藥聞錄》又能豐富了。

蕭琰維持著這個好心情,眼角飛揚的回了營帳。

這個時候,她才靜下來細細尋思蕭彬的事。

不是蕭琤,指使蕭彬的人會是誰呢?

是什麼人讓蕭彬寧願自儘也不敢招出來?

她坐在皮褥子上思索:怎麼著她也是梁國公的“兒子”,竟然有人敢在戰場上害她,可見必是有背景的人物,才有這樣的膽子,也才能支使得了蕭彬這樣的遠支子弟敢為爪牙謀害嫡支。

是她表現得太出色引起了其他世家的忌憚?

還是蕭氏內部的人,因忌憚她成長起來威脅到他們?

若是後者,那會是誰?

蕭琰忽然睜了下眼睛:難道是……二哥蕭璋?

越琢磨越覺得,想害她的人可能是蕭璋。

這讓她心中一陣發寒,雖說兩人沒多少兄弟情份,但好歹是手足,怎麼就能狠到要人命去?!

她眉毛蹙著,眼神漸漸透出寒意:這一次就算了,若有下一次,可彆怪她出手了!

她心裡又禁不住想:這事七姑母知道麼?父親知道麼?如果知道,又怎麼個處置?

蕭琰心裡浮起躁意,索性將這事丟開,盤腿閉眼冥想起來,很快就進入物我兩忘境界。

她的神識與以前相比增強了很多,此刻帳篷之外周遭百丈以內的景物和動靜,都在她的神識“耳目”中清晰具現。

她在戰場上第一次用“棋觀”入陣,戰鬥下來,晚上冥想時發現自己的神識明顯增長了,這讓她驚喜非常。

要知道神識比內力更難增長。吸納天地之氣可以凝煉內氣,卻沒法增長神識,隻能像推磨一樣,一點一點的磨。但是,神識在洞真境之前是沒法外放的,也即沒辦法拿出來“磨”。所以,在洞真境之前增長神識,是與心境相關聯。而心境提升要靠心性通明、覺慧和頓悟,故曰“修心比修力難”。所以,神識很難修煉。

而蕭琰能在登極境初期就達到洞真境初期的神識境界,做到神識外放,這和她的心境提升有關,在融合境就進入了“觀光”期;其二,她尋思與她修煉的淬體功法有關,畢竟,體是神的器,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當然這不是一般的淬體功法能做到的。而她的神識能外放後,就能一點一點的“磨”它,但這種增長就像是單手推巨磨,使儘力氣有可能才推動一點點,不知何時磨出粉來,所以神識的增長很細微。

而這次突然的明顯增長,讓蕭琰發現了一個修煉神識的訣竅——在戰場上以“棋觀”入陣。即將戰場當作棋盤,映於她的靈台之中,捕捉對方棋路的弱點或破綻,然後攻入敵人陣形的軟肋。所以每場大戰下來,她的精神格外疲憊,但收獲是巨大的,神識得到了明顯的增長。

昨日大戰下來後,她冥想時驚喜的發現靈台光照的水滴變成了蓮花狀,如銀色的琉璃,光亮、剔透。商七說過,心境“觀光”進入大圓滿後,即“觀如蓮花,光如琉璃”,這個境界有四轉:第一轉為銀蓮,第二轉為金蓮,第三轉為玉蓮,第四轉為無色水晶蓮——觀光入心動,造化即我意,心境神識同時突破後天晉入先天。

而色如銀蓮的第一轉,即洞真境中期的神識境界。

所以,她如今的神識應該已經強過晉陽公主了吧?!

蕭琰一想到這,就精神大振。

作者有話要說:因智生慧,因慧生悟。

備注:

1、金瘡:中醫指刀箭斧利刃之物造成的傷口,如果消炎殺菌不到位,就會引起傷口感染致死(古代傷兵多數是因為這個而死),或者引起中風發痙。

古代的士兵很早就知道傷口上有臟東西會讓敵人“中毒”,所以打仗之前,會把武器插泥土裡(有的插馬糞裡),像弓箭兵射箭,很多會把箭枝排開插在腳前的土裡,這不是為了上箭速度快(與從箭壺中拿箭的速度差不多一樣),而是為了箭頭沾“毒”,增加殺傷力。至少弓箭兵的第一枝箭不會是亮鋥鋥的,而是沾了泥土糞便呀什麼的哈哈。

2、溫疫:這是個中醫名詞兒,溫沒有寫錯喲。

疫在古代又稱瘟疫——瘟和疫同義,均指傳染病:包括溫疫和寒疫。

溫疫:是指傳染病中以熱證(伴隨著發熱、高燒)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瘟疫,如霍亂、麻疹、肝炎、流行感冒等。(所以大家不要以為古代一出現瘟疫就是天花鼠疫什麼的,其實最多的是流行感冒——中醫最初叫“傷寒”,其實是包括了風寒、風熱感冒和流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