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十七章(2 / 2)

明月照星 洛重 6840 字 2024-04-18

“我才不懶呢。”李恪跟在大哥身後為自己辯駁。

“阿娘。”洵安和李恪走到楊晴身邊,“我們回去吧。”

方才洵安指導李恪其中幾處的破綻楊晴也看了,教的很好,就是這小家夥的狀態明顯沒有聽進去。

“不比了?”

“不比了,我餓了。”李恪把璧月塞到楊晴手中,“阿娘我先回去了!”

“跑慢點兒!”洵安見他一溜煙的竄走了,大聲提醒道。

楊晴順手把洵安的寒霜也拿著:“走吧,我們回去吧。”

“好。”

在衡陽住了二十來日,才終於去了衡山。

“這一個個精神抖擻的,這麼期待啊。”楊侗瞧著一個個興奮的樣子,笑著打趣道,“怎麼,不嫌累了?”

“我們也爬了好幾座山了,有那麼多經驗了!”李恪小手一揮,“出發嘍!”說著,邁著小腿就往前跑去。

“哥哥等等我!”李愔提著哥哥的小藥簍也跟了上去。

“你們跑慢點!”洵安也跟著兩人跑向前去。

新歲慢悠悠地往前走著,手裡拿著一支玉簫。言合打了個哈欠,起的太早,還有些不清醒。

“這祝融峰乃是衡山最高的山峰,你們可要小心了!可不要爬到一半叫苦叫累的不爬了。”楊侑不緊不慢的說,“嘖嘖,下一次來,可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哦。”

“你看不起誰呢!”聽到這話,言合終於清醒了過來,有些心虛,“我那次、是……是吃壞了東西肚子疼!可不是我爬不上去了!”

“我又沒說你,你那麼著急乾什麼?”楊侑一臉壞笑。

言合臉紅了:“你……你……”你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一甩袖子,就往前走了。

楊晴和蕭夜走在最後麵,看著前麵的情況,忍俊不禁。

“有時候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久了,真覺得自己也回到了過去。”蕭夜感歎道。

“隻是,無論過去如何,總歸是要向前看的。”

“是啊,過去無論好壞,但前路定是光明燦爛的。”

在祝融峰頂,感受著山頂的風聲與天地的開闊。

大家爬到山頂,已經累得差不多了,毫不顧忌的坐在、躺在山岩上,喘著氣,恢複體力。

“嘖嘖,某人整天待在他那藥閣裡,這下好了,爬個山都氣喘籲籲的,哎呀楊侑,你該不會是不行吧!”

楊侑現在累的不想跟他吵架:“楊仁謹,你要是真閒的沒事乾,就去照顧他們去,彆來煩我,我現在不想搭理你。”

楊侗“嘻”了一聲,將帶來的水遞給了洵安他們。

楊晴盤腿坐在地上,新歲和恪兒一左一右枕著她的腿在休息,李愔剛在蕭夜懷中歇了一會兒,就已經睡著了。

言合靠著洵安的後背,也是很累了。

“看你們現在的樣子,以後也不知道能不能爬上泰山。我聽蕭圭景說,泰山日出,壯麗絢爛,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去看一看。”

聽蕭夜這樣說,李恪問他:“墨宸叔叔,你去過?”

“我沒去過,蕭圭景去過,這是他給我說的。”

李恪沒再說什麼,喝了些水,繼續休息。

楊聽、楊末將帶上來的乾糧給大家分好了,用了些吃食,填了下肚子,這才漸漸恢複過來。

站在山頂,俯瞰大地,頓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雲霧繚繞,霧氣蒸騰,置身其中,隻覺是飄飄欲仙,似要乘風而去。

等大家玩遍了衡山四周,這才準備繼續南行。

已是五月下旬了。

六月初,到了永州。

“《水經注》雲:‘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岩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楊侑說完,李恪立即哀嚎:“又要爬山啊!”前段時間可是沒少爬山。

“什麼叫‘又’?我們這叫欣賞,懂嗎?”楊侑糾正他的話,“不同之地有不同的曆史、景致,我們這叫做欣賞萬水千山。”

李恪嘟著嘴:“我隻知道,我們又要爬山了。”

“九嶷山,又有一名:蒼梧山。《史記》有載: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故老相傳,舜嘗登此。昔日始皇帝以及漢朝武帝,也都登上過九嶷山祭祀虞舜。九嶷山層巒疊翠,萬千峰巒皆是朝向舜源峰,就連我們一路走來的湘水,也是從九嶷山發源。山中有奇岩怪洞,林中有珍禽異獸。所以說啊,這九嶷山,與衡山,又是不一樣的景致。”楊侑笑著,娓娓道來。

“恪兒,你不想去嗎?”洵安問他。

李恪搖頭:“不是,我想再好好歇一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