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前傳第六章(2 / 2)

明月照星 洛重 9144 字 2024-04-10

“可是娘子,你已經幾天沒有好好用膳了,這樣下去,彆說你了,就是肚子裡的小公子也受不了啊。”

“隨便吧,本來我就沒打算有這個孩子,受不了就受不了吧。”楊晴臉色蒼白著搖了搖頭,“我也隻是為了多爭取一些時間而已,又不是真的願意要這個孩子。”

“娘子,無論如何,小公子也是您的孩子啊。”楊薑扶著她,“您這是要乾什麼去?”

“天氣好了,我出去走走,整日悶在屋子裡,我難受。”

“娘子,你這身子……”

“行了,我就是出去透透氣,不礙事的。”

“娘子,蕭郎君囑咐了,要我們看好您,按時喝藥……”

“停停停,你彆說了啊,他囑咐就讓他囑咐唄,他又看不見。”楊晴揮手製止了楊薑的話,“我自己有分寸的。”

“娘子,您在這府中悶了這麼多年了,要不我們出門走走吧。”楊薑扶著她站起來。

打開門,望著春日暖陽,楊晴抬手遮了遮陽光:“也好,我在這府裡悶了這麼久了,出門走走吧。”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

五月十二,酅公楊侑病逝。

楊晴待在府邸中,看著前來找自己稟報的楊少淩:“等他出城,你告訴他,我會送他去楊家彆院。”

“公子說,他想去東都。”

“東都?”

“他說仁謹郎君自己在東都肯定也是萬般艱難,如果可以的話,他想先去東都,看有沒有時機一起離開。”

楊晴聽後,在心裡思索了一會兒。根據東都傳來的消息,阿侗現在確實情況不太好,不過還好有暗衛保護著他,性命無虞。該準備的也都準備著的。

“也好,我會吩咐東都的楊安他們隨時準備著。到時候,你送他去東都,暫時先在城郊的永平寺住下。”

“是,屬下明白。”

三日後,楊侑離開了如今的長安城。

“你走吧,晞和說,讓我送你到這裡就可以了。”

楊侑看了一下李世民:“照顧好我小姑姑。”

“這個你放心。”

“告辭。”楊侑轉身離去,從此後,再不會踏足此處。

“郎君。”楊少淩已經在這裡等著他了。

“老白?”見到幫自己解毒的白老頭,楊侑有些吃驚。

“老夫聽少淩說,你要先去東都?”

“對,我想去等著阿侗。”

“走吧,老夫隨你們一起去。”白老頭利落的上馬,“老夫正好研究了幾種新的毒藥,你也幫老夫試過幾次,老夫也不想換人了,就跟你們走吧。”

楊侑看了下楊少淩。

“放心吧,主上知道的。”

楊侑知道這老頭醫術還行,毒術極佳,如果自己不同意,他可能就要把自己給毒個七葷八素了:“那以後,還請白師父多多指教。”

六月末,東都,永平寺。

“阿侗!”

“楊侑!”終於見到了親人,楊侗一把上前抱住了弟弟,“太好了,你沒事,沒事就好。”

楊侑拍拍他:“我沒事,隻是小姑姑為我們操心了太多了。”

“對了,小姑姑怎麼樣了?”

“小姑姑沒事的,你放心吧。”楊侑看著他,“阿侗,走吧,小姑姑說,以後,這世上再無代王楊侑、越王楊侗,我們隻是我們自己。”

“走?可是我們能去哪啊?”楊侗回頭看著東都,“我母親,她葬身於那裡,我就這麼走了嗎……”

“阿侗,世上的父母,總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的,良娣在天之靈,也希望你能夠平安活下去。”楊侑安慰他。

“可是,我們要去哪裡啊?”

“去江南。小姑姑說,那裡有人在等著我們,走吧。”

“好。”

收到了東都的來信,楊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太好了。”楊晴喜極而泣,淚水落下,打濕了信紙。

“娘子,您還懷著孕呢,可不要總是流眼淚。”楊薑接過信來,點了火燒完了。

“既然他們已經離開了,那麼這個孩子,其實也沒有必要留下了。”楊晴垂眸看了一眼隆起的腹部。畢竟,這裡已經沒有讓自己可留戀的事情了。

“娘子。”

看著楊薑和楊葵擔憂的神色,楊晴斂起了眸中的思緒:“行了,也都這麼大了,我總不能不顧我自己的性命吧?好了,好了,彆擔心了,我不會做傻事的。再者,我這懷了他這麼久,這段時間折騰的,我都有些感情了呢。你們也放心吧,我不會再做傻事了。”

“娘子,這段時間,您也不要想那麼多了,好好的修養。”楊薑勸道。

楊葵跟著說:“是啊,這一年來您操勞甚多,也病了好幾回,如今終於有段時間可以好好的放鬆休息一下了。”

楊晴長舒了一口氣,是啊,阿侑的阿侗已經離開了,隻是……母親、阿姐,她們何時才能夠回來呢?

武德二年,八月初五。

楊晴誕下一子。

“小公子倒是懂事,這次倒是沒怎麼磨蹭就出生了。”

楊晴倚著軟枕:“哪裡懂事了?這數月來可是沒少折騰我。”

“晞和,你看,他在笑。”李世民抱著孩子,坐在楊晴身邊,“跟我小時候真像。”

“怎麼?你還知道你小時候是什麼樣子啊?”楊晴彎了下唇角,看著繈褓中的孩子,雖然當時嘴上說著不想要他,可是一見到他那雙清澈明亮有什麼也不懂得眸子,就心軟了不少。嘖,怎麼感覺比洵安和言合要白一點兒呢?

垂眸盯著白白嫩嫩的孩子,楊晴神色平靜的伸手把他放在嘴裡的小拳頭拿開。剛一拿開,小孩子就又放了回去。楊晴皺了下眉,又給他拿開。

“晞和,你彆逗他了。”李世民神情溫和,“晞和,我已經想好了孩子的名字。”

聽到這個,楊晴才歇了逗弄孩子的心思:“什麼?”

“你看。”李世民拿著已經寫好的字。

“恪?”

“嗯。”李世民嗓音柔和,“我已經稟過父親了,他也已經同意了。我大唐承隋立國,封恭帝楊侑為酅國公,行隋正朔,車騎服色,一依舊章,與北周宇文氏共為二王後。今日晞和誕子,又為我第三子,遂以‘二王三恪’之意,取名為恪。晞和,你覺得如何?”

“嗯,可以。”楊晴並沒有什麼意見。

<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