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安睡得很好,言合卻睡不著了。
言合如今也已經十一歲了,自是知道結發是為何意。隻是對於自己而言,新歲就是妹妹,兄長送給妹妹禮物在言合看來在正常不過了。但是自己看起來很正常的事情,對於新歲或許會不一樣。而且……新歲很有可能是知道的,不然就不會不怎麼願意收下了。
哎,還是找她說清楚吧,免得新歲誤會了。
次日,言合便找到新歲,向她說明了情況。
“新歲,對不起啊,我不知道簪子還有這層含義的。所以我……”這個他確實不知道,畢竟他從小沒有接觸過這些。
“沒事的。”新歲笑起來眼眸彎著,“我沒有放在心上,二哥你不必介懷。”
“那就好,我還以為你會生氣的。”
“不會的。”
言合舒了口氣,還好還好,妹妹沒有誤會。
長安。
李世民處理完了政務,回到了重建好的清揚苑。
兩年多的時間,該找的都找了,都沒有晞和和孩子們的下落,洛陽、揚州甚至是晞和有可能去過的地方,都派人去找過了,難道……他們真的已經不在了嗎?
可是……
心底有一個聲音一直告訴自己,他們沒事的。
難不成……
是去了定襄?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蕭瑀想念他姐姐的時候也會寫信去定襄,晞和她……未必沒有這個可能,畢竟那是她的母親和侄兒。
想到這裡,李世民派人去請蕭瑀來一趟。
“臣,見過聖上。”
“私下裡不必多禮。”李世民讓蕭瑀落座,“蕭相公,朕聽說,你向定襄寫過信?”
蕭瑀嚇了一跳:“請聖上恕罪。”
“朕沒有這個意思。”李世民急忙將他扶起來,“朕的意思是,你能不能現在寫一封信送去定襄?”
蕭瑀:“什麼?”
“哦,朕的意思是,你派人送信時,朕派人護送。”
蕭瑀:“聖上是想……”
“朕想著,洛陽、揚州都沒有晞和的消息,那她會不會去了定襄?”
蕭瑀歎氣:“聖上,你還是不相信啊。”
“或許吧,等再過幾年,真的找不到了,或許朕會死心吧。”嘴上是如此說這,可是心裡,李世民從來沒有相信這個事情。
來年二月,一行人啟程北上。到了揚州,楊晴祭拜過了父兄,大家便繼續前行了。
從淮南道北上至河南道,五月的時候在兗州爬上了泰山觀日出。
山頂風大,白天又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爬上來,隻來及看到了這一天的晚霞落日。
漫天晚霞彌漫開來,將這一片的天空都染成了橙紅色。
落日餘暉,將大家的身影拉的很長很長。
夜晚,大家就在山頂的避風處休息了一晚。
次日淩晨,楊侑倆人早早就起來了,掐著點兒叫醒了他們:“快點了,快要日出了!”
磅礴旭日自東方緩緩升起,火紅的太陽映照在人們的眼中,如同跳躍著的旺盛的生命力。
厚厚的雲層繚繞在山頂四周,楊晴手握流雲,劍隨心動,如在雲中飄舞。
蕭夜看著看得入迷的幾個孩子,輕笑出聲。
“怎麼了?”楊晴轉頭問他。
“沒什麼。”蕭夜笑意輕柔,“隻是覺得,這樣子真好。”
洵安一手攬著李恪的肩,指著蓬勃的朝陽:“感覺好熱烈啊。”
李恪抬手遮在眉毛上,往遠處看。
迎著長空萬裡,衝著熱烈的陽光揮手。
下了泰山,從河南道至河北道,向西經河東道,最終在十月份的時候到了定襄。
如今定襄尚且不屬於大唐,這裡往來的人魚龍混雜的,楊晴帶著他們到了定襄,是蕭圭景和蕭素羽出來接的。
“主上。”兩人行禮。
楊晴微微頷首:“嗯。”
“主上,年初的時候,長安又來了一封信,是蕭相公送來的。不過……送信的人倒是不對。”蕭圭景稟報。
“嗯。”楊晴示意他繼續說。
“我暗中探尋了一番,那些人應該是李世民的人。他們在此處待了大概有五六個月,然後才回去。主上,估計是李世民還不相信,所以派人來了定襄。”
“嗯,知道了,先進城吧。”
“是。”
進城路上,蕭夜攬著蕭圭景敘舊,蕭素羽看了眼楊侑,想要說什麼,但是顧及到這麼多人在,隻是輕輕哼了哼,沒有說什麼。
蕭圭景帶著他們來到了歸來客棧。
“暮夏閣蕭沐,見過主上。”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