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種設備,可以大大提高我們人員的安全性。”兩名技術骨乾都是團級,對於摩托車廠是打心眼裡麵佩服,這個廠子居然不聲不響的又弄出這麼一件大設備。
於是就在200多人的協助下開始組裝,一邊開始組裝劉海就給他們講解這個零部件是乾什麼的,有什麼作用。
從這天開始就有領導不斷的過來,第二天是幾個部裡麵的領導,掘進機關係到的工程可是很多,從普通的隧道,到導彈發射井,再到一些人防工程。
就連鐵路方麵的大領導也是隔三差五的就來這邊看看,一旦來看了,就心裡癢癢的,還想看。
最先這些大領導是三五天才來看一回,後來基本上每天下班都要來看。
於是劉海就沒辦法回家了,隻好跟這些人一起吃,一起住,那麼多領導,天天來看你,還想回家,還想怎麼著吧?
看著逐漸在棚子裡麵成型的盾構機,十米直徑的大家夥,堪比大腿粗的液壓柱,更是一排排粗細不一的液壓管。
不過這個地方也成功的吸引了一些情報人員的注意。
有些情報人員就偶爾看到一個十米直徑的鐵疙瘩,這鐵疙瘩一頭在一個山洞裡麵。
有些情報人員就認為這是一種新型武器,可能是巨炮。
巨炮這種東西在二戰的時候還是有的,並且名氣都很大。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內地新造的導彈,畢竟布局在京都周圍。
一時間周圍的情報探子就更多了,這些人多起來暴露的風險當然就大。
劉海這邊用了兩個星期,把整個設備組裝起來,主要是在組裝的過程中,劉海還要給這些工程技術人員講解這個東西是乾嘛用的,以後維護保養該怎麼做?
終於到了開始正式試驗的一天,這一天,這邊領導齊聚,部裡麵的領導,部隊的領導,摩托車廠的領導。
當十米直徑的盾構機開始旋轉,並且緩緩的接觸岩壁。
伴隨著一陣哢哢的聲音,盾構機上的液壓柱緩緩給前麵的機器施加壓力。
從盾構機中間,輸送帶不斷的運行著,裡麵出現了石渣。
這些石渣落在後麵一台四不像,石渣不斷的運送出來,一邊用來冷卻機器的水,不斷的被機器抽進去,這個是冷卻刀頭用的。
周圍的領導看著十米大的盾構機,緩緩的轉動,看起來比較慢,但是看著輸送帶裡麵的石渣,也是很緊張。
機器接連運行了一個小時,前進了也就十厘米。
然後劉海就組織人員檢修,主要是指揮手底下的人乾,特彆是後麵加入的200多名工程兵。
有些接口的地方,有些鬆動,這個是必然的,畢竟第一次進行實際試驗。
檢修的時候也用本本記上,哪個地方?什麼時候幾點檢查,有沒有動手維護。
然後進行第二次試驗,這一次速度就再開快了一些。
這一次明顯可以看到盾構機轉速快了一些,後麵輸送帶的石渣也多了一些。
從早上七點開始實驗,到晚上七點,機器運行了九個小時,剩餘的時間都在停機檢修。
盾構機前進了兩米的距離,這兩米當中有一米已經鋪設了模塊。
“好啊,太好了!”
“你們摩托車廠能人輩出啊?”鐵路方麵的負責人看著這種一次成型的隧道,聲音有些激動。
沒有人比他這個領導知道開鑿隧道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特彆是在現在,各種機器設備比較缺的情況下。
可以說,每年都要損失不少的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咱們國家版圖麵積大,地勢情況複雜,大部分邊境地方都是山區。
“這就算成功了?”孫愛國有些不敢自信,說好的兩個月呢?
“還要繼續試驗,可能機器還會遇到其他問題,需要解決。”這兩個星期劉海可是累慘了,吃住基本上都在這邊,跟一幫子大男人在一起,彆提有多難了。
“整體性沒有什麼問題吧?”部隊的領導開口問道。
“整體性沒有多大的問題,不過使用手冊還需要一邊使用,一邊編寫,這個我就幫不了太多的忙,我對於工程方麵不是很了解。”劉海這邊看著一些工程兵正在盾構機裡麵打探杆。
盾構機前進一米,停下鋪設後麵的模塊的時候,就要用小鑽頭打前麵,看看前麵是什麼地質情況,沒問題,之後盾構機才會繼續開整。
這個盾構機操作相當複雜,因為全部是機械的,一邊開采一邊前進,盾構機後麵就是液壓柱頂著一塊一塊的鋼板,整個隧道一圈都是一塊塊鋼板支撐,一方麵給盾構機本身提供支撐,另外也是支撐隧道,這種鋼板移動之後,後麵就馬上鋪設水泥模塊。
“那就可以讓摩托車廠製造零部件?”鐵路方麵的負責人帶著期待的語氣問道。
“可以。”劉海覺得問題不大,就點點頭,這樣可以節約時間。
(本章完)